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报资料] 关于启用糖盐水类注射液审评模版的事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静悄悄 发表于 2014-9-26 17: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发布日期 20140715
栏目 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 糖盐水相关变更的主要研究信息汇总模板
作者 李雪梅
部门 化药药学二部
正文内容        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灭菌注射用水(简称糖盐水)的相关变更申请,在化药补充申请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为进一步规范糖盐水相关变更申请的研究和申报资料的整理,我们在2011年6月28日发布的《糖盐水类注射液审评模版》基础上,分析了近三年来糖盐水相关补充申请审评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形成了糖盐水常见变更事项研究信息汇总模板,具体包括:糖盐水工艺变更主要研究信息汇总模板、糖盐水规格变更主要研究信息汇总模板、糖盐水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主要研究信息汇总模板。3 Q/ \; h. _: j: f0 \$ _$ P
       上述不同变更事项模版的具体内容,体现了不同变更事项各自研究特点和需要关注的重点技术问题,供申请人开展糖盐水相关补充申请研究和注册申报时参考。同时,欢迎申请人对上述模板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提请申请人关注:2 x$ d2 P' }0 N0 F. F4 W4 U
       1.在补充申请审评任务进入中心后,可通过中心网站“电子提交”通道提交Word版本的变更研究信息汇总模板,请注意所提交的研究信息汇总模板中的数据与信息应与申报资料保持一致。
! ?; V$ p- V) q$ z! N- e* T# S+ R8 u       2.您对以上模板的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中心网站“信息反馈”通道及时与我们交流和反馈。
/ P; h7 W+ |6 q1 v+ W9 `2 d4 F6 m) ]       感谢您对中心工作的支持!
# [. h9 g4 h) W# y7 f
备注
附件 附件1 糖盐水变更包材研究信息汇总模板-0626.docx , a4 [4 _; t$ |+ Z# h
附件2 糖盐水变更规格研究信息汇总模板-0626.docx
+ J( v' j- y2 \4 x. k% {附件3 糖盐水变更工艺研究信息汇总模板-0626.docx
1 @, z! `. V- G$ W5 n9 M
5 O) ?" ^7 A2 T5 w' I" l% ~! D
- N* o) N/ ^. w7 P* V  u( P, g1 e1 z$ P7 |$ l9 q# Q7 _7 C) b" S2 {. ~! @
! @; T# F" W8 ]# [! F4 P) t

/ h7 |; Y& h* u8 W2 o% F 附件1
6 u8 u3 K$ M8 w/ F& O2 ?# }) W) M6 n) v" c' @  E& ?
" [1 r, ]" u% d  O$ ?  ?2 o
糖盐水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主要研究信息汇总模板

! F7 y5 x! G3 a) h! l
一、品种概述
1.1申报品种的批准信息
本品的批准时间、批准文号、历次批准变更的信息以及最近一次再注册信息。
1.2简述变更事项
简述变更事项。若非首次申报且之前未被批准,应简述未获批准的原因。
如在包材变更的同时有关联变更,应说明关联变更的情况。
二、变更研究
2.1 规格的合理性
对本次申请涉及的规格合理性作出评价。
是否符合国家局2008年1月10日发布的《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号,以下简称7号文))要求(如小容量注射液体积常规为1、2、5、10、20ml;大容量注射液体积常规为50、100、250、500ml等)。该规格是否收入现行版中国药典同品种质量标准项下。
   2.2 包材信息
说明本品直接接触药品包材的选择依据。
提供变更后包材及直接接触药品的包材各组件的来源、批准文号、执行标准等具体信息,特别请注明包材各组件质量标准中的温度适应性试验条件,以充分证实该包材可耐受申报品种的实际灭菌工艺条件。
对于尚未取得注册证或注册证过期者,需提供注册或再注册受理通知书复印件。
若变更后包材为首次应用于国内同品种,需要提供包材所用粒料的来源、组成信息并请提供全面规范的相容性研究资料。
2.3.生产工艺及灭菌工艺验证
说明本品详细的生产工艺,注明采用的灭菌方法和具体的灭菌条件。
应根据国家局7号文的要求提供详细的灭菌工艺验证资料。如热分布、热穿透试验;若8<F0<12,则还要开展灭菌前污染水平测定及耐热性测定、微生物挑战试验(若热穿透试验证明不同位置的产品间、不同装载量间、不同装量规格间的热穿透特性有显著差别,应至少选择最差条件,如灭菌F0值最低的位置等进行微生物挑战试验。)
对于热分布:需提供空载、半载、满载热分布试验报告,需注明试验样品名称、规格、包材、批量和装载方式等详细信息;在进行满载热分布时,采用其他水溶液代替实际产品从风险管理角度是可以接受的。试验包括多个规格时,可采用括号法以合理减少试验次数,即选择最小规格和最大规格的产品进行试验。请关注不仅需提供试验结果的汇总报告,还需提供各温度探头的分布情况、每个探头在各个装载条件下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最大波动数据,冷点的位置和温度等完整的记录数据。
对于热穿透:需提供最大和最小装载量条件下的热穿透试验报告,需明确注明试验样品的名称、规格、包材、批量和装载方式等详细信息;不仅需提供验证结果汇总报告,还需提供完整的灭菌验证数据,包括温度记录、灭菌曲线平台期F0值及灭菌曲线等。同一产品有多种装量规格时,应至少分别进行最小和最大装量规格产品的热穿透试验。原则上热穿透试验所用样品应与申报的一致。如果使用其他产品热穿透试验资料支持此次申请,那么该产品与此次申请产品相比应至少满足以下条件:药液性质基本一致、灭菌工艺与已验证品种相同或更苛刻、同一生产线、相同规格(包括包装规格)、相同包材、灭菌车装载方式保持一致等,以证明它们之间没有热穿透差异。
2.4 质量标准和检验结果
质量标准应执行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标准要求。
提供变更后的3个连续生产批次(明确批号、规模、批量、生产地点)的检验报告。
2.5 稳定性研究
详细描述进行稳定性试验的样品情况(规格、批次、采用包材)、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时间、考察项目(一般应包括性状、pH值、可见异物、无菌、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可见异物和含量等,含葡萄糖品种需增加5-羟甲基糠醛的始末数值、变化情况及限度检查,无菌、细菌内毒素在始末点检查即可)。一般应提供3批变更后样品与变更前样品进行6个月加速及至少6个月的长期稳定性对比试验资料。
对于半透性包材,如聚丙烯输液瓶(袋)、五层共挤输液用袋、三层共挤输液用袋等,应在低相对湿度条件下4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并需提供失水率考察结果。
( ~6 f" S- _5 P
备注:
1.本模板的适用范围为四个品种,分别是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灭菌注射用水。
2.请注意正确填写注册申请表,以使申请事项与研究资料保持一致。
3. 目前已上市的常见包材
  
目前常见已上市的包材
  
包材名称
主要组分信息
聚丙烯输液瓶
聚丙烯
三层共挤输液用袋(也有称为多层共挤输液用膜制袋)
由聚丙烯/聚丙烯/聚丙烯三层共挤膜制成
三层共挤输液用膜(I)制袋
外层-PP(聚丙烯),SEB(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中层-PP/PE(聚乙烯);内层-PP,SEB
五层共挤膜(Ⅰ)输液袋
由酯类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聚乙烯/改性乙烯-丙烯聚合物五层共挤膜制成
五层共挤输液用膜制袋(也有称为多层共挤输液用膜制袋)
由改性乙烯/丙烯聚合物;聚乙烯;聚乙烯;乙烯甲基丙烯酸脂聚合物;多酯共聚物五层共挤膜制成
聚酯/改性乙烯/聚烯烃共混合金/聚α-烯烃共混材料/改性热塑性弹性体五层共挤膜制成
已获准批准包材
包材名称
主要组分
内封式聚丙烯输液袋
聚丙烯
聚丙烯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输液袋
聚丙烯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常用配件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接口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易折式)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加药组合塞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拉环式)
# R( H. W/ B  U# }* `
4.半透性包材产品稳定性考察湿度要求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规定,对于包装在半透性容器中的药物制剂,加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40℃±2℃/RH25%±5%,长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25℃±2℃/RH40%±5%或30℃±2℃/RH35%±5%。
最新起草的《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规定:对于包装在半透性容器中的药物制剂,加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40℃±2℃/相对湿度不超过25%;长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25℃±2℃ /相对湿度40%±5%或30℃±2℃/相对湿度35%±5% 。 % k0 K+ `! s$ i. a/ ?

+ j- [& [$ h$ |  k; X0 R* i# q
( Z) ~' `' g& e4 f
. W" E- \5 w# N+ Q0 S! T# u7 [
1 q) E3 y# u6 ~" Q- O. b  g附件2
3 Z# E! b& ?; Q* k$ `' Z7 q. x
% j8 _5 X2 l: X9 X5 k+ W( c: H7 K 糖盐水工艺变更主要研究信息汇总模板
+ |9 G  T* N, g
一、品种概况
1.1申报品种的批准信息
本品的批准时间、批准文号、历次批准变更的信息以及最近一次再注册信息。
1.2简述变更事项
简述变更事项。若非首次申报且之前未被批准,应简述未获批准的原因。
如在工艺变更的同时有关联变更,应说明关联变更的情况。
二、变更研究
2.1 规格的合理性
对本次申请涉及的规格合理性作出评价。
是否符合国家局2008年1月10日发布的《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号,以下简称7号文)要求(如小容量注射液体积常规为1、2、5、10、20ml;大容量注射液体积常规为50、100、250、500ml等)。该规格是否收入现行版中国药典同品种质量标准项下。
2.2工艺变更及合理性评价
提供详细的变更前后的生产工艺并列表比较。
若为变更灭菌工艺条件申请,需要提供灭菌工艺筛选研究资料。着重提供原料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含量的变化,含葡萄糖品种需考察5-羟甲基糠醛的变化,应特别关注所采用包材各组件质量标准中的温度适应性试验条件,是否可耐受本品变更后的灭菌工艺条件。
对于变更不同灭菌原理的灭菌柜、改变灭菌车装载方式等可能影响产品无菌保证水平的工艺变更,还应提供关键的工艺风险控制点。
另外,应根据国家局7号文要求提供详细的灭菌工艺验证资料。如热分布、热穿透试验;若8<F0<12,则还要开展灭菌前污染水平测定及耐热性测定、微生物挑战试验(若热穿透试验证明不同位置的产品间、不同装载量间、不同装量规格间的热穿透特性有显著差别,应至少选择最差条件,如灭菌F0值最低的位置等进行微生物挑战试验。)
对于热分布:需提供空载、半载、满载热分布试验报告,需注明试验样品名称、规格、包材、批量和装载方式等详细信息;在进行满载热分布时,采用其他水溶液代替实际产品从风险管理角度是可以接受的。试验包括多个规格时,可采用括号法以合理减少试验次数,即选择最小规格和最大规格的产品进行试验。请关注不仅需提供试验结果的汇总报告,还需提供各温度探头的分布情况、每个探头在各个装载条件下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最大波动数据,冷点的位置和温度等完整的记录数据。
对于热穿透:需提供最大和最小装载量条件下的热穿透试验报告,需明确注明试验样品的名称、规格、包材、批量和装载方式等详细信息;不仅需提供验证结果汇总报告,还需提供完整的灭菌验证数据,包括温度记录、灭菌曲线平台期F0值及灭菌曲线等。同一产品有多种装量规格时,应至少分别进行最小和最大装量规格产品的热穿透试验。原则上热穿透试验所用样品应与申报的一致。如果使用其他产品热穿透试验资料支持此次申请,那么该产品与此次申请产品相比应至少满足以下条件:药液性质基本一致、灭菌工艺与已验证品种相同或更苛刻、同一生产线、相同规格(包括包装规格)、相同包材、灭菌车装载方式保持一致等,以证明它们之间没有热穿透差异。
2.4 质量标准和检验结果
说明本品执行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应执行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同品种质量标准要求。提供变更后的3个连续生产批次(明确批号、批量、生产地点)的检验报告。
2.5 稳定性研究
详细描述进行稳定性试验的样品情况(规格、批次、采用包材)、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时间、考察项目(一般需包括性状、pH值、可见异物、无菌、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可见异物和含量等,含葡萄糖品种需增加5-羟甲基糠醛的始末数值、变化情况及限度检查,无菌、细菌内毒素在始末点检查即可)。一般应提供3批变更后样品与变更前样品进行6个月加速及至少6个月的长期稳定性对比试验资料。
对于半透性包材,如聚丙烯输液瓶(袋)、五层共挤输液用袋、三层共挤输液用袋等,应在低相对湿度条件下3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并需提供失水率考察结果。
, ~( m1 X1 O) K( n; s
备注:
1.本模板的适用范围为四个品种,分别是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灭菌注射用水。
2.请注意正确填写注册申请表,以使申请事项与研究资料保持一致。
3.半透性包材产品稳定性研究湿度要求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规定,对于包装在半透性容器中的药物制剂,加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40℃±2℃/RH25%±5%,长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25℃±2℃/RH40%±5%或30℃±2℃/RH35%±5%。
最新起草的《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规定:对于包装在半透性容器中的药物制剂,加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40℃±2℃/相对湿度不超过25%;长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25℃±2℃ /相对湿度40%±5%或30℃±2℃ /相对湿度35%±5% 。               

" r$ \3 l- J; M( P) O9 I/ \
  \9 l& o+ R  K+ }: i# {8 M9 F4 @, {7 A1 Z, t7 e

# F2 p2 v/ W" b
附件3
) E' o- f- e2 C" t) E  q
糖盐水规格变更主要研究信息汇总模板
5 V: w% ]5 V" t; Y: a; Q* d* G
一、品种概况
1.1申报品种的批准信息
本品的批准时间、批准文号、历次批准变更的信息以及最近一次再注册信息。
1.2简述变更事项
简述变更事项。若非首次申报且之前未被批准,应简述未获批准的原因。
如在规格变更的同时有关联变更,应说明关联变更的情况。
二、变更研究
2.1 规格的合理性
对本次申请涉及的规格合理性作出评价。
是否符合国家局2008年1月10日发布的《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号,以下简称7号文)要求(如小容量注射液体积常规为1、2、5、10、20ml;大容量注射液体积常规为50、100、250、500ml等)。该规格是否收入现行版中国药典同品种质量标准项下。
  2.2 包材信息  
说明本品直接接触药品包材的选择依据。
提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材及各组件的来源、批准文号、执行标准等具体信息,特别请注明包材各组件质量标准中的温度适应性试验条件,以充分证明该包材可耐受申报品种的实际灭菌工艺条件。
对于未取得注册证或注册证过期者,需提供注册或再注册受理通知书复印件。
2.3.生产工艺及灭菌工艺验证
以文字或列表方式进行新旧规格产品生产工艺比较,如有变化(包括批量、设备、工艺参数等的变化)应说明原因。列表示例如下:
  
新规格生产工艺
  
原规格生产工艺
变化及原因

- d3 e. g. K  j5 u
3 i; C  N4 |, N
# C" t! F. ]$ O- Y$ R  x) ?
5 ~% ?  b9 T5 J0 |4 Y  A1 h/ x

8 e: F7 c$ m6 y6 ?

% t3 X; [0 t  g5 ]/ l" Z
根据国家局7号文要求提供详细的灭菌工艺验证资料。如热分布、热穿透试验;若8<F0<12,则还要开展灭菌前污染水平测定及耐热性测定、微生物挑战试验(若热穿透试验证明不同位置的产品间、不同装载量间、不同装量规格间的热穿透特性有显著差别,应至少选择最差条件,如灭菌F0值最低的位置等进行微生物挑战试验。)
对于热分布:需提供空载、半载、满载热分布试验报告,需注明试验样品名称、规格、包材、批量和装载方式等详细信息;在进行满载热分布时,采用其他水溶液代替实际产品从风险管理角度是可以接受的。试验包括多个规格时,可采用括号法以合理减少试验次数,即选择最小规格和最大规格的产品进行试验。请关注不仅需提供试验结果的汇总报告,还需提供各温度探头的分布情况、每个探头在各个装载条件下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最大波动数据,冷点的位置和温度等完整的记录数据。
对于热穿透:需提供最大和最小装载量条件下的热穿透试验报告,需明确注明试验样品的名称、规格、包材、批量和装载方式等详细信息;不仅需提供验证结果汇总报告,还需提供完整的灭菌验证数据,包括温度记录、灭菌曲线平台期F0值及灭菌曲线等。同一产品有多种装量规格时,应至少分别进行最小和最大装量规格产品的热穿透试验。原则上热穿透试验所用样品应与申报的一致。如果使用其他产品热穿透试验资料支持此次申请,那么该产品与此次申请产品相比应至少满足以下条件:药液性质基本一致、灭菌工艺与已验证品种相同或更苛刻、同一生产线、相同规格(包括包装规格)、相同包材、灭菌车装载方式保持一致等,以证明它们之间没有热穿透差异。
2.4 质量标准和检验结果
质量标准应执行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标准要求。
提供变更后的3个连续生产批次(明确批号、规模、批量、生产地点)的检验报告。
2.5 稳定性研究
详细描述进行稳定性试验的样品情况(规格、批次、采用包材)、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时间、考察项目(一般需包括性状、pH值、可见异物、无菌、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可见异物和含量等,含葡萄糖品种需增加5-羟甲基糠醛的始末数值、变化情况及限度检查,无菌、细菌内毒素在始末点检查即可)。一般应提供3批变更后样品与变更前样品进行6个月加速及至少6个月的长期稳定性对比试验资料。
对于半透性包材,如聚丙烯输液瓶、多层共挤输液用袋、三层共挤输液用袋等,应在低相对湿度条件下3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并需提供失水率考察结果。
  Y+ r- b9 m; [8 ^3 d. Z! O
备注:
1.本模板的适用范围为四个品种,分别是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灭菌注射用水。
2.请注意正确填写注册申请表,以使申请事项与研究资料保持一致。
3. 半透性包材产品稳定性考察湿度要求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规定,对于包装在半透性容器中的药物制剂,加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40℃±2℃/RH25%±5%,长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25℃±2℃/RH40%±5%或30℃±2℃/RH35%±5%。
最新起草的《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规定:对于包装在半透性容器中的药物制剂,加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40℃±2℃/相对湿度不超过25%;长期试验的试验条件应为25℃±2℃ /相对湿度40%±5%或30℃±2℃ /相对湿度35%±5% 。               
$ s; K+ Y0 A, c' Q: s2 Q
http://www.cde.org.cn/dzkw.do?method=largePage&id=3133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静悄悄 发表于 2014-9-26 17:17:1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启用糖盐水类注射液审评模版的事宜 6 j0 F2 z+ ?( Q+ y  O/ j3 P
- \) E" N: c1 E% t' H  ?) I$ d* d
发布日期:20110628
& ~6 G0 E: F0 K: J      目前仿制药注册申请数量依然较大。为保证审评质量,进一步提高审评效率,中心经研究,对于简单的仿制药,采取简化处理方式,即通过制定审评模版,明确关键质量控制点,依据审评模版进行集中审评。" t" K/ A+ W! V, D( S1 J9 B
      现以糖盐水类注射液为例,制定了氯化钠注射液、灭菌注射用水、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审评模版(见附件),该审评模版重点考虑了灭菌工艺验证、包材相容性等关键质量控制要求。为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审评效率,上述品种的审评结论原则上为批准和不批准,对于相应的补充申请也将参照该审评模版的技术要求执行。# i8 L4 h4 \5 R6 V7 X
      另,在2002年~2010年期间,氯化钠注射液的批件数量已有1000多件,葡萄糖注射液的批件数量已有2000多件,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批件数量已有1000多件,注射用水的批件数量已有700多件,申报单位在开发此类品种时,要结合市场容量,慎重选题。
- A6 w$ q, O. M5 Q" t
( t7 k* X& j1 A附件 1 : 氯化钠注射液(QbR模版)-公示.doc  % l5 I0 e% k6 _" E# {, n
附件 2 : 灭菌注射用水(QbR模版)-公示.doc  * J7 D7 \) i+ ~
附件 3 : 葡萄糖注射液(QbR模版)-公示.doc  9 K7 e( \) t1 [" q
附件 4 :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QbR模版)-公示.doc  5 q" w% u& D5 E. t4 b+ I; K' O
% N" b( Y, [" {9 U6 s

5 t& L' A, L8 S$ T6 e. r6 y6 xhttp://www.cde.org.cn/news.do?method=largeInfo&id=312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静悄悄 发表于 2014-9-26 17:17:52 | 只看该作者
发布日期  20111110  
8 G% X% c* O- N4 c栏目  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 o& @& f9 O- \9 R, D* j7 w% D标题  糖盐水类注射液补充申请有关问题说明  
# M( Z* e8 Y9 h" [作者  林焕冰 高杨  
) f& `, ]: X& O' Z& `7 C* }部门  化药药学二部  
2 x# k% c( W. h, t3 n正文内容        目前,糖盐水注射液补充申请注册事项主要有以下三类:变更药品规格、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和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我中心在审评过程中,发现申报资料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就相关问题说明如下:) y$ L/ l7 s* F
      1、申报资料中灭菌工艺及灭菌工艺验证资料缺失或者不全面! N% [5 {  ]4 f- J3 `. r9 ?9 I$ W
      对于变更药品规格、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这两类补充申请,有申请人理解只要生产工艺未发生变更,那么申报资料中就不需要描述灭菌工艺和提供灭菌工艺验证资料。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 SFDA于2008年1月10日发布的《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简称7号文,下同)对于注射剂的灭菌工艺选择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因此尽管上述两类补充申请不涉及工艺变更,但此前的灭菌工艺是否符合7号文的要求,在申报资料不加以描述的情况下审评难以获知和评价;其次,即便采用与此前相同的灭菌工艺并且符合7号文规定,当发生规格变更和/或包材变更后,原灭菌工艺能否仍符合要求也是必须通过工艺验证才能确定,因而灭菌工艺验证资料是不可或缺的。% d) D' I6 Q9 \8 X
      有的申报资料虽然提供了灭菌工艺和灭菌工艺验证资料,但常常是灭菌工艺验证资料不全面。不全面是指依据7号文的规定,缺少了以下一项或多项内容:
+ m% g. b; k2 C+ ~1 {      ●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测定,包括灭菌前产品中的污染菌及其耐热性的测定;
* G$ q8 u" W& R+ T      ●热穿透试验;
1 }( I0 P0 V$ h- Z# L' ^, _      ●微生物挑战试验:所用生物指示剂的耐热性及数量应对灭菌工艺构成必要的挑战,生物指示剂的耐热性应大于产品中常见污染菌的耐热性。采用过度杀灭法(F0≥12)灭菌工艺的,可不进行微生物挑战试验。  t7 u2 w* y4 x* r# u* w
      注意:对于热穿透试验,由于一般是以热分布试验为前提,因此热分布试验资料也必须予以提供。如果申请人对于灭菌工艺验证存在不清楚之处,可参考我中心网站上发布的《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常见技术问题》(链接地址:http://www.cde.org.cn/FAQ.do?method=initValue)。
' R( J9 P* N# a$ a      由于7号文已发布多年,因此如果补充申请资料中存在灭菌工艺及灭菌工艺验证资料缺失或者不全面的情况,我中心不予认可。
6 j! ^- d/ D: X& K7 c& s0 J2 q      2、灭菌工艺验证资料是否可采用类似品种或其他规格的验证资料作为豁免依据?/ y8 m  J6 g+ z
      对于糖盐水类注射液,由于药液性质相近,有的申请人仅对某一品种进行灭菌工艺验证,并采用该套灭菌工艺验证资料作为其他品种豁免灭菌工艺验证资料的依据。我中心目前接受这种做法,前提是:1、原灭菌工艺验证资料应符合要求;2、免除灭菌工艺验证的品种与已验证品种相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药液性质基本一致、灭菌工艺与已验证品种相同或更苛刻、同一生产线、相同规格(包括包装规格)、相同包材、灭菌车装载方式保持一致。我们建议申请人在递交此类工艺验证资料时,一并对豁免理由作出说明。
+ Q- V" k' m1 Z; Y( O& m" V      对于采用其他规格的灭菌工艺验证资料作为新规格豁免的依据,一般不予接受。% W7 \+ z* r# l* M
      3、采用半透性包材的稳定性试验相对湿度问题3 \  W1 L& l7 L, D8 x$ s! s8 o9 g
      对于直接接触药品包材为半透性容器的品种,例如非PVC软袋、聚丙烯输液瓶等,稳定性研究应符合《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的要求,加速试验应在40℃±2℃、相对湿度25%±5%的条件下进行,长期试验应在温度25℃±2℃、相对湿度40%±5%,或30℃±2℃、相对湿度35%±5%的条件下进行。* U* p) ~% ?: j3 c7 p7 J3 Q, H
      由于此前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对于半透性容器,仅规定了加速试验的相对湿度应为25%±5%,未提及长期试验,因此我中心对于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实施前开展的稳定性研究,仅要求加速试验的相对湿度应符合规定,如果加速试验的相对湿度不符合要求,不予认可。对于中国药典2010年实施后开展的稳定性研究,我们要求应符合《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的要求,否则将不予认可。& c4 P/ Q+ D! n3 N
      4、其他问题( ]! V1 L0 ]! n: J
      请申请人关注药审中心网站2011月6月28日发布的《关于启用糖盐水类注射液审评模版的事宜》的相关要求,如果在2011月6月28日之后申报的补充申请不符合上述要求,将不予认可。- N. ^* \; ^, i- s8 f/ v8 A: _6 U
      敬请各申请人给予积极配合为盼。: Y# D1 R) w; Q( c3 `; k* @( z: p: L
: G# v  o1 n/ v, y
http://www.cde.org.cn/dzkw.do?method=largePage&id=312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4-4 06:51 AM , Processed in 0.084433 second(s), 22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