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20|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蒲公英原创小说】我与药监这十年 缪宝迎 老师作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6-11 06:5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北京-丹丹 于 2014-6-12 09:58 PM 编辑

连载:
                                                           我与药监这十年(1)谈话
    2001年6月8日,一个非常平常的日子。但这一天,却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这一天之前,我担任着市卫生局的副局长,同时兼任着市中医院的院长和党组书记。我们市里的中医院是一所全国示范中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行政级别为正处级,于是,我也就水涨船高的升了行政级别。再之前,我在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了许多年,也在农村基层医院当过医生。我是1982年大学毕业的,直接分配到了最基层。四年后,进入县里的卫生局;又三年后,进入市里的卫生局。进入市里工作的日子,就是春夏之交北方闹风波的那年秋天。在市里卫生系统我“颠簸”了十二年,从医政科的小科员“颠”到了正处级。其间,我先后在两家市里的医院做过“主要负责同志”,具体负责过我们这个地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等级医院评审等工作,并且是这些工作的“启动”者之一。从做医生算起,我在卫生部门奋斗了整整十九个年头,先后在五个单位工作过。我是希望在与医生和病人打交道中度过自己的工作生涯的。但是,十年前的6月8日,我离开了那个倾注了自己许多心血的领域,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天地!
   我于中午赶到省城,在位于中山东路的一幢街边大楼的6楼,省药监局的全体领导与我们谈话。在来省局之前,我与至今共事十年的班子其他成员都不太熟悉。我们组建时的班子成员有四人。班长是原来市里化工医药局的主要领导,那轮机构改革时,工业局都给撤了,他被市里推荐到新组建的药监局担任主要负责人。我则以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并戴上“正处”之“环”而忝列“次要负责人”之首。还有两位成员中,其中一位也是原来化工医药局的副局长转过来的,担任纪检组长;另一位是市委组织部过来的,担任副局长。我们这个集体是在省局的局长接待室才第一次汇合。省局的主要负责人先与我们班子全体“谈话”,欢迎我们成为基层药监部门的管理者。省局的这位负责人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说话很有鼓动性,当场就把我的一腔热血给鼓起来了。尽管在此之前,在我原来的岗位上,我也分管药政工作,但我每年投入在药政工作的总时长似乎不超过十个工作日,我也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药品管理工作居然有如此之重要、有如此之神圣、有如此之崇高。主要领导集体谈话之后,又由各位次要领导与我们班子成员分头进行个别谈话。
   为了写今天这篇文字,我在一堆笔记中寻找了好久好久,就是要找到那个对我而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谈话记录。我只能带着十二万分的遗憾告诉各位朋友,那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记录本”,我确实找不到了。丢失对自己而言如此重要的历史文献,真是不小的罪过。不过,我还是记得一些那位与我单独谈话的领导对自己语重心长的主要精神。那位与我谈话的副局长,原来是省卫生厅的副厅长,再之前就是我们市里卫生局的主要领导,我们互相之间是非常熟悉了,非常严肃的谈话居然没有一点拘束。那位从我们市里上去的省局领导与我谈话时,中心议题同样是阐述了药监部门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这个部门的美好未来,谆谆告诫我,在全新的岗位上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药监工作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十年前,我四十有二,正是人生的黄金季节。我以一腔豪情开始行走自己的药监之路!
我与药监这十年(2) 上岗  
2014-06-11 蒲公英杂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的机关是利用的原来市化工医药局一幢八层半的楼房,地处我们城市的西部,紧靠长江边。在过去很长很长的时间里,我们所处的这个位置差不多是我们这座城市最为热闹的地方。重庆与上海间的大客轮总是会在我们这个长江北岸的重要港口停靠。那时候,长江上没有如今这么多桥梁,去上游或者下游城市的旅客日夜在港口码头形成巨大的人流。可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长江的客运轮船在我们下游地区渐渐断航,我们这临近码头的地方也就一下子冷清下来。但城市的长途汽车站却是我们的紧密邻居,于是,从早到晚,汽车的喇叭声和引擎的轰鸣声到还是不绝于耳的!
       办公大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筑质量到还是不错的。楼的层面比较高,不像现在的许多楼房,姚明进去都差不多要弯腰。但毕竟是老房子,加上原来的“房东”在机构改革中属于撤销之列,那轮机关改革也像现在一样,折腾了好几年,那房子也就没有人会考虑维修。我是在省局谈话后的第5天来到机关的。在这所尚未挂牌的机关里,我看到了破败和凄凉,一下子便有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不仅仅是来从事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我们还是来创业的。我是在上岗的前一天正式离开我任职的医院的。职工们含着热泪希望我留下。在宣布我调任他职的医院中层干部会议上,一片欷歔,我也是大动了感情,居然语不成句,挥泪而别。在这座有着些许苍凉的楼房里,我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药监十年。
       班子明确以后,就立即着手具体的组建工作。除了我们4位领导之外,我们的队伍有十几人。其中化工医药局撤销分流时留下十多人,我们卫生局药政处的4位在职和一位退休留用共5名同志随我一同来到药监局。建局之初,那种艰难,至今想来,都会让我们这些当时的参与者潸然泪下。两位局领导合用一个办公室到也罢了,关键是办公条件和设施的简陋。全局只有会议室有两台上了年纪勉强还能运转的空调机,车辆就是市里很“大方”的给我们留下的一辆快“退休”的奥迪。在我们的8楼,有一个可以容纳一百多人开会的会议室,可是却没有一张像样的会议桌,那会议室里摆放的都是吃饭用的小圆桌。由于太穷了,卫生局将药政处几位同志的办公桌椅作为“陪嫁”,我们都说了许多感激的话。
     班子组建一个多月后的7月18日,我们的机构正式揭牌。仪式是在机关附近的一家星级酒店进行的。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省局领导也就是那位从我们市里上去的副局长,了解到我们的窘境,就给我们市卫生局的领导联系,让来参加仪式的各家医院都要包一个不要太小的“红包”,以支持我们度过难关。这件事,至今想来都觉得很惭愧,但在建局之初那种上下两不靠的特殊时期,这种“违规”的做法到确实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困难。以至于后来我们走出困境后,无论举行什么庆典活动,都再也不要人家掏一分钱!
经过一个多月全局同志的收拾整理,到正式挂牌时机关的破败之象已大有改观,似乎拂去了许多“尘埃”,尽管还显得有些寒酸,但形象还不错。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这种寒酸似乎并不是太在意,精神状态都很好。办公环境的好差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关键还是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和在任何岗位上都能表现出的那种优秀的品质,这一切,比什么都重要啊!

我与药监这十年--(3) 培训
2014-06-12 蒲公英杂志



昨天临下班,经过局办公室,无意中看到一叠有些泛黄的试卷,由于经历了整整一个年代,有的试卷答题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也不知办公室的同志从哪个旮旯里翻出来的。睹物思旧事,便生出许多的感慨来。建局之初我们机关大培训活动的点点滴滴骤然间浮现眼前。  
    机关正式揭牌之后,局领导班子研究,首先在机关进行大培训活动。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的培训。我们请了市里纪委及市级机关工委的负责同志给我们作了相关的专题讲座,同时看了一些警示教育片。进行这样的教育不能说一点效果没有,十年过去了,我们机关的同志一个个“安然无恙”,与当初的严格的教育培训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提出了建设机关实事求是、爱岗奉献、廉洁高效的三个作风,还提出了塑造机关三个形象的要求。我在试卷的答题中寻到了当初提出的三个形象的具体内容,即依法治药、科学监督、监帮结合、促进发展的系统形象;求实创新、纪律严明、勤政高效、服务热情的机关形象;忠于职守、清正廉明、公平公正、风纪严谨的人员形象。
    第二阶段的培训内容主要就是业务方面的培训,对我们来说,就是“药品管理法”的培训。开班的时候,我们先请省局的一位处长给我们作了半天“药品管理法”的概述讲座,接着的培训活动就是我们自己进行了。局党组明确由我来承担授课任务。尽管我不是学药出身,但我毕竟多年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上大学前也做个民办教师,对讲课自己还是有一些兴趣的。我找来两本参考书籍,一本是言实出版社的“药品管理法释义与指南”,主编是全国人大法工委的扈纪华和张桂龙。还有一本是法制出版社的“药品管理法学习辅导”,主编两人,一人已于四年前离开这个世界,许多人说药监系统成也其人、败也其人,还有一位是当时国务院法制办的副主任徐玉麟。打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将这本书找出来,看了一下撰稿人员名单,有一位如今还在担任着国家局的领导,并且分管药品业务管理工作。
    说实在的,当时新法刚刚颁布,法律条款我也是一点都不熟悉,我就边学边讲。106条的内容,我们是逐字逐句的学习理解的。在那个炎热的季节里,当时机关的全体人员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学法。为了上好每堂课,我总是每天凌晨两点多起床准备讲课内容,并且写好课件材料。早上赶到机关后,请打字员将课件内容打印在幻灯胶片上,讲课时,用借来的简易幻灯投影仪把胶片上的内容一张一张的投射到白色的墙面上。机关的每一位同志学习都很认真,无论是过去从事过药品管理的,还是第一次接触药品管理概念的,都象小学生一样的聚精会神的听课。几位机关的驾驶员,有的文化基础不太高,也从来没有从事过管理工作,但他们同样的认真听课,不舍须臾。在培训结束考试时,我是唯一的免考者。从局长到驾驶员,每人一张试卷,独立答题,我则独自担当“考官”重任。什么假劣药品的概念,什么4个P,什么特殊药品的管理,什么开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必经程序,等等,等等,在我们的试卷中都考到了。考试成绩最高的99.5分,最低的六十多分,没有一个不及格的。我也因为这次培训活动而获得“法师”之称号。后来的这些年,我作了数不清的法律辅导讲座,但我总是难以忘怀十年前那个盛夏的一个星期的机关培训授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6-16 07:11:14 | 只看该作者
【蒲公英原创小说】我与药监这十年(4) 竞岗    缪宝迎 老师作品
2014-06-15 蒲公英杂志

机关大培训以后,进入中层干部竞岗阶段。省编办核给我们局的公务员编制有48名(2005年增加食品相关职能后又增加10名),核定了办公室、人事教育、规划财务、监察室等承担综合服务功能的处室以及稽查、市场、安监、器械4大业务处室,核定的中层干部职数也不少,按照当时的实有人数,每人摊上两个职务都绰绰有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个省份地级市部门的中层科室都改称“处室”了,县市部门中层的股室也都改称“科室”了。其实,政府编制部门本来就是承担着规范机关机构名称等职能,但他们给我们核的中层也都改成“处”了。这就让我们有些弄不清,这一下子将我们中层的名头从“科”升为“处”,与国家的相关规定是不是相符?不少外省的朋友总是弄不清我们省里干部的级别。如果可以这样称呼的话,省里的那些厅局也似乎早就可以改称为“部局”了!说笑而已啊!我们的中层们显然还是觉得“处长”比“科长”听起来舒坦得多!
           
    由于不存在僧多粥少的问题,而是僧少粥多,中层的竞岗也就没有了什么火药味,许多岗位实际上是不竟而岗!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是革命的队伍,不能像座山雕的土匪队伍那样都弄个师长、旅长的干干,但同志们素质都不错,都弄个处长、主任的干干还都是有机会的。只有安监处处长的岗位有两位同志“竞争”,我们考虑了两人的具体情况后,将一位同志安排担任市场处长,他们都愉快上岗。其他诸岗位都是一比一的“竞争”,大多数同志均在竞岗中提了级别,科员升了副科,副科升了正科,只有正科还是正科,这是当时我们所无能为力的,只能在今后的征程中再争取了!到08年那个著名的123号文件发下来的时候,我们那两位“正科还是正科”的也早就升了层级了,这当然与他们自身不懈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竞岗的结果是各得其所,各就其位,皆大欢喜,工作热情陡然间又升了许多!
           
    中层定岗以后,我们将全体同志领到省局去“认门子”。省局领导对我们的“认门子”活动很重视,也觉得我们的这个活动很新鲜,很有创意!省局为此专门安排了隆重的见面会。省局班子全体和各处室的负责人都参加了见面会。我们向省局领导汇报了“谈话”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受到省局领导的充分肯定。见面会后,我们各个处室的“新官”还到省局对口处室进一步“认门子”,向对口处室的领导介绍自己的“前世今生”,并向其请教今后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认门子”活动作为一个很好的沟通形式,在当时对具体业务工作不知从何入手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对我们能更快的把各项工作抓上手、及早的履行好各项职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后,还有省局的领导或者处室的同志饶有兴味的忆起那次“见面会”,忆起那次我们的工作汇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6-17 06:38:11 | 只看该作者
【蒲公英原创小说】我与药监这十年(5) 县局 缪宝迎 老师作品
2014-06-16 蒲公英杂志

我们市下辖6个县(市)3个区,省里批了6家县(市)的药监机构,没有批区里的。市局机关定岗之后,我们就立即着手县(市)机构的组建问题。其实,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班子问题。建局之时的班子照例都是由当地党委提出推荐人选,我们再与其作一些沟通。药监作为新建的一个省以下垂直机构,在人们的印象里肯定是个不错的地方。县(市)党委对班子人选的考虑总体上还是比较重视的。县里的情况与市里稍有不同的是,他们原来没有医药方面的行业管理部门,长期以来与药品管理发生关系的似乎只有卫生局以及下属的药检所,并且按照规定在这次机构改革中药检所要整建制划归药监部门的。县(市)党委充分考虑到这一情况,在推荐班子人选时,都给卫生的同志留了一席之地,这也有利于新建局业务工作的开展。

   我们班子成员分了几组到县(市)去谈班子。我和组织部来我局任职的那位女士副局长去了市里南部的两个市。毕竟她是刚从组织部过来,到了县里,组织部门的人都很熟,谈的情况也比较满意。县里推荐的人选里大多数我都熟悉,基本素质都还不错。我有一位大学的同学,在县里的科协担任主席,早已是正科了,但他也向市委提出要到药监局来。他们市里跟他说明,一把手的位置没有了,来了只能做副职,他也坚持要来。他大学毕业后,曾经在县里的医药公司做过老总,并且在县人民医院当过好几年的院长,方方面面的人头很熟,为这事,他还请上面给我们打招呼,希望我们遂其所愿。我们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结果我的这位老同学便任了副书记、副局长,并享受了带“环”的待遇。当然,数年之后,老同学要先行离开药监,又请人与我们说让其早日成行,我们又一次遂其所愿。据说,他离开药监以后,在国际国内奔忙,到也混得不差,这是后话了!
      最后的情况是,每个县(市)班子配备3人。由于有部分卫生的同志原级别为副股级,进入班子时不好一下子越到副科级,也就搞了助理之类过渡一下,一年后都如期将他们转了正。6个班子的一把手,有两名分别是当地市委办公室和政府办公室的副主任,一位是县里化工轻工公司的老总,其他3位都是卫生局过来的,两位是卫生局的党委书记调任,一位是卫生局的副局长兼药检所长。12名班子其他成员中,卫生部门是大头,如果算上我那位老同学,共有9人,其他3人则来自县委办或组织部。由此可见,药监组建之时,还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热门机构!
    岁月荏苒,十年前6个班子的18个好汉(包括两位好女),如今还在药监领导岗位上的仅剩下7人。其中有两个班子的所有人员已全部“更新”。值得欣慰的是,无论是今天仍在药监岗位上奋斗的,还是已经离开的,大家都还保持着经常的沟通与联系,都还保持着那份纯真的情感,都还会忆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时常勾起我们伤感的是,有一个县局的主要领导,在四年前的一场意外车祸中虽保住了生命,却只保留了童年的智商。每次见到我们,总是涕泗滂沱,在场诸人无不嘘唏!当年他可是一位非常活泼开朗之人,哪里有了他,哪里就是一片笑声朗朗!四年了,那开怀的笑声便只能从记忆中去找寻了!


我与药监这十年(6) 演讲  
     
          市局揭牌两个多月后,6个县(市)局的牌也都揭了。我们班子的同志分头去参加各县(市)的揭牌典礼。各个县(市)都很重视,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基本上都到场了。我被安排到最北面的一个县参加典礼。与我一同去参加这个县揭牌典礼的是我们局里的办公室主任,他在典礼上的任务是宣读市局文件“关于成立××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等同志任职的通知”,我的任务则是代表市局讲话。

   为了亮好第一次相,各县(市)局的同志都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工作。他们担心当天我们从市里赶去,万一由于路堵等原因误了点就误了大事了,就希望我们前一天赶到他们县里,也可以对他们的相关准备工作进行一次“验收”。于是,我们欣然前往。仪式安排在第二天上午10:00进行。翌日(9月28日)上午,我们早早来到他们准备举行仪式的县招待所大会堂,一切准备均已就绪。
    邀请参加仪式的除了县里的领导外,还有县级机关主要部门的领导,各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及医疗卫生机构的负责人,共有130多人。中午安排了午宴。仪式准点进行。尽管仪式上的程序有七、八项,但大多仅是走“程序”而已,用不了多少时间。县局的同志担心结束得太早,挽留参加会议的县领导和其他宾客“等候”吃饭有些难度。如果会议早早散了,参会宾客也都散了,准备的午宴没人吃到也罢了,关键是一个很好的沟通联络的机会也错过了,并且也显得不够热闹!于是,县局领导就跟我说,希望我多讲一点,拖一点时间,最好能拖到11:15左右,吃中饭也就不显得早了。既然如此,我就与参加仪式的县里的书记、县长打了招呼,说了结束时间,展开的讲了加强药品监管的重要意义以及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总共讲了有近40分钟,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也就收住。
     这也算是我进入药监机构以后的一次公开“演讲”吧!那位如今早已在我们省里另外一个市做了常务副市长的县委书记,会后跟我说,你介绍的一些情况,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药品监管工作真是不能麻痹大意!我将当时北京的领导对药监工作的最高、最新指示都作了传达。时任国务院领导的朱先生、吴先生对药监机构改革都有重要指示。今天早上,我在一堆笔记本中居然找出了那天的“演讲”提纲,现摘录几段,给大家留个“纪念”吧!
    今年(2001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人大会议分组讨论会议上专门就加强药品管理工作提出要求,明确指出:要加速做好药品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坚决打击制售伪劣药品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生病用药的安全有效!
    1999年9月28日,朱镕基总理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汇报材料上批示:质量监督、药品监督等部门,都应像工商管理一样,建立双重领导、中央为主、上收一级的管理体制。
    吴邦国副总理对药监工作的重要指示:要建立科学、法制、权威、精干、公正的药品监督管理队伍和体制,廉洁奉公,对人民负责。
    国务院对药监机构改革的要求:新时期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将以监督为中心,以法律为准绳,以技术为依据,以行政为手段,以安全、有效为目标。这一新体制,有七大特点:一是精简机构,统一监管;二是立足服务,高效运作;三是依法治药,提高法律权威性和执法实效性;四是完善体制,实现垂直管理,确保执法到位;五是政企分开,体现权威与公正;六是中西药结合,充分发挥统一监管优势;七是借鉴先进国家经验,与世界接轨。要通过药品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起统一、权威、高效的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实现对全社会药品的统一管理。
    在美国,FDA地方机构的人员都是派驻的,他们要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
   为什么说药品监管重要?药品作为人之性命所系的特殊商品,在保障人类健康、防治人类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与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医药是密不可分的。医和药的有机结合,酿造了健康之醇。在历史车轮碾过二十世纪的今天,药品已成为人类仅次于食品的消费品。谁都不敢断言,他的生命中不需要药品!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人在一年内都有使用药品的经历。在中老年群体中,长年与药品为伴的比重正在逐年上升,还有相当比例的人群是依靠药品在维持生命!对于许多人来说,对药品的依赖已经超过了对医生的需求。可以这样说,正是药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今天人类的健康状况,使人类的期望寿命大幅度提升,并且使不治之症的攻克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药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青霉素从它诞生至今不到百年,可是它拯救的生命却达数十亿之众。链霉素等三联的使用,使无数的结核病人走出了死亡的阴影而获得新生!可以这样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先进的治疗手段,都离不开药物的辅助,或者说,没有药物的支持,任何治疗手段都无法有效的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6-23 13:10:08 | 只看该作者
【蒲公英原创小说】我与药监这十年(7)分工  缪宝迎 老师作品
2014-06-22 蒲公英杂志

开始几个月机关的工作,就是大家商量着做,还没有考虑具体分工。待机关中层竞岗结束,县(市)局也都挂牌到位后,班子才考虑了具体分工问题。实事求是讲,尽管我在卫生的时候也是分管药政的,但我那时到真是没有花多少时间去研究药品管理。尤其是我分管药政的那段时间,也正是药品管理体制改革期间,总的要求就是不断、不散、不乱之类,并没有思考怎样去全面规范药品管理的问题,客观上也不可能去考虑一段时间后可能与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问题。因此,在讨论分工问题时,我也说不上有什么“长项”,考虑我“法师”的名号,将稽查执法安排我分管,此外再分管药品市场流通监管工作。在新机关里,也就是具体分管稽查和药品市场监管两个处的工作。两个处的处长都比较强,市场处的处长机构改革前是市化工医药局的局长助理,稽查处长原来在卫生部门也从事了多年的执法工作,对药品执法还是有一定经验的!
         
     客观的说,建局初期,稽查和市场监管方面的工作量还真是比较大。尽管新的“药品管理法”于几个月后的2001年12月1日就正式实施了,但毕竟是过渡期间,法律在过渡,监管机构也在过渡,那些涉药企业自然也在过渡。多年存在的药品市场秩序的乱象在过渡期间并没有一下子走向规范,非法经营行为多发,有的案值还比较大,查处起来棘手的案子还真不少。药品市场监管方面的问题更多,我们开始工作时,就涉及到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换证问题,标准如何掌握?与新法如何接轨?都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还有一个各地都面临的对于新申请开办药店的审批问题。在管理体制改革之前,对药店的审批是由卫生和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发两个证的,一个是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老的“药品管理法”颁发的“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一个是行业主管部门发的“药品经营企业合格证”,两者发生交叉矛盾的事情是经常有的。我们省里有一个市就发生了一个部门发了证,另一个部门不认可的情况,事情后来闹得还很大。实际上,那时的体制下,无论是卫生部门,还是行业部门,都不希望办多少药品经营企业,大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关系。社会药店开得多了,既影响医院的药品收入,也会影响行业部门下的那些药品经营企业的“生意”。于是,许多年过去了,药店的数量不仅不见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因此,对办药店的“开禁”是药监局成立后的一场影响巨大的革命,而我则成为这场革命洪流中的一颗浪花!
        
     十年来,我的工作分工又先后有过三次调整。第一次调整发生在2005年6月。我们局与全国药监系统一样,经历建局后的第一次机构改革,在药品的帽子上增加了“食品”二字,承担了后来广受诟病的所谓“三项职能”,市里的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了,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我们这里,我们局的主要领导兼了委员会的副主任,我则兼了委员会的办公室主任。这个职务我一直兼至今年3月,市里新的委员会诞生为止,市里卫生部门的一位副职接替了我的主任职务。自从兼了食安办的主任,我们局里又设立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我就分管食品方面的工作,不再分管市场处了,同时继续分管稽查工作。
      
     到了我们系统风雨飘摇、四面楚歌的2008年10月,那个让全系统的同仁痛心疾首的文件下达前夕,我经历了第二次分工调整。省里提了要求,稽查工作分管的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发生腐败。于是,我将倾注了自己多年许多心血的药品稽查工作交给其他领导去分管,接下了分管药品安全监管处工作的任务。到如今,又是两年半过去了。今年4月,也就是上个月,我又有了药监十年的第三次分工调整。我们将食品综合协调的职能交给了卫生部门,接下了原来由其承担的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管职能。于是,现在,我又开始在保化监管的征程上起步!当然,还继续分管着药品安全监管处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6-24 06:33:43 | 只看该作者
【蒲公英原创小说】我与药监这十年(8)学习  缪宝迎 老师作品
2014-06-23 蒲公英杂志

药监这十年,风雨如磐!不少人都在思考,这十年的努力是不是白费了?这十年的辛勤付出到底值不值?这十年是不是将许多人的青春年华给误了?是不是误了很多人的锦绣前程?我确实听到不少议论,有的人差不多是捶胸顿足,悔不该当初走了药监之路!我也是将人生的黄金十年抛洒在药监路上的一分子,对自己这十年走过的路,我也作了很多反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十年,我没有白活,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我做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对老百姓有益的,都是做的好事。药监这十年,尽管经历了许多曲折,但也是我们共和国药品监管事业发展史上最有意义的十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这个十年全系统的不懈努力,我们国家的药品监管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平稳”,面临的问题可能会比今天食品安全所发生的危机更严重、更复杂、更加会搅动社会的平静与安宁,同时也会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更大的伤害和威胁!

     在这十年里,我们系统的同志一直在努力,一直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一直将百姓用药的安全、有效放在首位!许多年前有一家VCD企业,做的广告词就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可是最后却将其品牌都努力得销声匿迹了,可见他们不是真的“一直在努力”。而我们这个系统在非常困难的境况下,同志们永不言弃,用”一切为了苍生“的信念和执着顽强支撑着,坚持向前走,终于,我们的前面又现一线蓝天!我们没有销声匿迹,药监系统的法律地位依然在!到了今天,已经没有谁能够将我们从法律的字典里抹去!共和国的药品监管事业离不开我们!就我自己而言,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学习。我感谢药监让我学到了许许多多过去自己所不懂的东西,学到了许多的与我们监管业务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我有一个体会,要真正弄清某一方面的问题,那就将这个问题作为你讲课的大题目。你用这个题目开讲座,你就会将这个问题弄得很清楚了!而这个弄清楚的过程恰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我用做讲座的形式,十年里学习了很多有益的知识。尤其是每一次工作分工的调整,都促使自己去全面熟悉和了解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熟悉和了解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因此,自我感觉,这十年,也是自己不断学习、提高的十年!

     许多的大领导每至一地,听了几句照本宣科的汇报,接着就是作“重要指示”,我真是佩服他们的“神仙”本领!否则,你对那个“视察”的领域一点都不熟悉,仅是听了几页纸还不知真假的所谓“汇报”,岂敢作什么“指示”?我的观念是,对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工作绝不指手划脚,事情不弄明白不乱说话,以免被人耻笑,也影响监管部门的形象!刚开始从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的时候,我们确实对食品管理的相关规定是一片空白,于是,我就与分管处室的同志一起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作为管理部门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只要沉下心来学,很快就能学有所成的!2006年初,在省局的一次有关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方面的工作会议上,我在发言中提出,不懂相关的业务知识就没有办法去协调人家。因此,我们努力的目标是:昨天你懂我不懂,今天你比我懂,明天你懂的我也懂,后天你不懂的我也懂!惟其如此,你才能协调人家。人家才能听从你的协调!否则,门儿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6-24 21:56:07 | 只看该作者
【蒲公英原创小说】我与药监这十年(9)调研 缪宝迎 老师作品
2014-06-24 蒲公英杂志

35前落山的“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曾经说过许多绝对正确的话,只是老人家没有很好的实践他自己提出的理论。比如老人家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可是他自己委实是调查研究工作做得最差的领导之一,否则,五十多年前,中国也不可能放出那么多“卫星”,让美帝国主义大大的嘲笑了一番。老人家对新中国的诞生是有“丰功伟绩”的,可是,新中国诞生以后,他做的事情值得称道的似乎不多。我觉得,老人家的最大教训就是没有把调查研究工作做深做透,看到的东西都是表浅的甚至是虚假的,很多的东西都是缺乏基本常识的。每亩土地长出数十万斤稻谷的新闻居然是53年前中国最权威报纸的头版头条,如今的年轻人肯定以为那报纸上登载的是神话故事,那稻谷一定是孙猴子变出来的!可是,最高领导人说这是“事实”,也就似乎真成了“事实”,岂不是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悲哀?!
    显然,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在药监工作这许多年来,调查研究也就贯穿了我们工作的始终。刚开始进行药品市场监管的时候,说实在的,对这个领域我是一点也不熟悉。于是,在建局的当年,我与市场处的同志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对当时全市药品市场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尤其是对药店如何“开禁”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了全市零售药店2002~2005年的设置规划。由于调查研究充分,规划切合实际,实施也就比较顺利。记得当时在调查过程中,那些多年来吃惯了“垄断饭”的药品企业,对可能有条件放开的零售药店审批,提了很多意见,中心思想是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要严格控制,最好不要发展。而一些体制外的药企(不属于原来政府下属的国营医药经营企业),则对体制内的医药企业享受的许多特殊待遇颇多微词,认为自己遭遇了“歧视政策”,希望药监部门在今后的药店审批过程中要做到端平一碗水!大多数药企老总都对当时已经搞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药品招标采购”大加抨击,认为不规范的所谓招标行为,根本上达不到降低药价的作用,只是让一些利益团体(或者个人)从中大捞好处。对药品经营企业而言,则增加了许多运行成本,降低了利润空间,还凭空增加了许多麻烦!希望我们药监部门能够在阻止或者规范招标行为中,能够有所作为!遗憾的是,十年过去了,这药品招标的事情仍然在延续,并且是愈演愈烈,我们药监部门也确实没有能够有任何作为,只能说一声“对不起”了!
    几个月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药监部门组建初期,我市药品经营企业尤其是零售药店的硬件条件普遍较差,不少药店的营业面积仅有几个平方,门面条件不如卖油盐酱醋的。曾经看到一些公路边上的药店小得像我们这里的路边茅厕,每有汽车驶过,药架上就会蒙上一层尘土。经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药学技术人员挂靠情况颇为普遍,在职在岗人员严重不足。进药渠道混乱复杂,管理制度极不完善,台账记录有名无实。储存、养护不被重视,各种药品随意堆放。等等。全市近800万人口,拥有的前述低标准药店数量也仅有500家,平均1.6万人口才有一家药店,并且分布还很不均衡,有的县近百万人口,仅有30家药店,基本上还是由一家批发企业为主设置。我们的第一个药店设置规划提出的原则是:统筹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坚持标准,适度增长,有序竞争,强化服务,方便群众。实践表明,在药店“开禁”的初期阶段,我们提出的这个原则还是合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6-26 07:07:04 | 只看该作者
【蒲公英原创小说】我与药监这十年(10)责任A  缪宝迎 老师作品
2014-06-25 蒲公英杂志

    到药监工作之前,我对这个即将诞生的“新生事物”到底有哪些具体职能并不是十分清楚。这个新机构与我们原来卫生部门的“药政处”有什么不同也不是很了解。及至建局一段时间以后,逐步进入情况,对机构的职能、责任也就不断加深了理解。基层药监机构的“权力”其实是十分有限的。这是一个权力与责任并不对等的机构。高层权力很大,但责任却有限。基层药监实际上是一个“无限责任公司”,却只拥有十分有限的权力。我们药监的职能是对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进行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最高层机构截取了“第一段”(姑且将药品审批归入研发阶段,客观上现在的药品报批实际上就是企业的研发工作),省一级机构又截取了“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的一部分,剩下的差不多是甘蔗稍,已经没有多少甜头了,但吃前面几段“甘蔗”丢下的“渣滓”却都必须由吃甘蔗稍的负责打扫,并且必须打扫得尽可能干净。喝了许多甘甜甘甜的“甘蔗汁”的人,有了充沛的精力,可以随时来检查吃甘蔗稍的工作,尤其要检查对他们丢下的“渣滓”清理得干净不干净。我们这个系统的创始人之一,就是由于‘甜汁”喝的太急太猛,一不小心给“呛”着了,一口气没能缓过来,就去了!他的左膀右臂也“呛”得不轻,有一位住到“专科医院”里这辈子都出不来了!至于说“呛”得“住院”的就多了去了!

     说句实在话,我们省局在吃前面几段“甘蔗”过程中丢下的“渣滓”还真不多,这里绝无阿谀之意。我们省局的监管力量总体上还是比较强的,形象树得也不错。省局曾经由于坚决支持基层在清理“渣滓”过程中的严厉行动,而多次受到上面的斥责!建局开始的几年,最高层丢下的“渣滓”的确实不少,在清理过程中的尺度把握很难。有的兄弟省份丢下的“渣滓”更多,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明显违规的问题,一个协查函件发过去,就像石子丢到大河里,连个回声都没有。有时催急了,回的函也是把企业的违规责任全部包揽过去,让我们的罚单也没法下!

     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药监这个机构的工作,要把它做好,还真是很难,很艰巨。尤其是建局开始几年,可以说乱像丛生,就像瞎子掉到粪坑里,抓到哪里都是屎!面对乱像,我们很忧心,很焦虑,总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把药品市场整顿好、规范好。我们省局机关办了一份内部发行的刊物,在这份刊物2002年的第4期的扉页上,刊发了我在一个清晨的“急就章”——“有一种责任,总是让我们寝食难安……”,这篇文章写得并不怎么样,但却是当时自己心声的真实表露。文章发了以后,还在系统里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包括省局的主要领导,在好几次会议上都以文章的题目说事,也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动和感慨!今天我找出9年前的那份杂志,把那篇文章照录于下,给那个岁月留个纪念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6-30 06:57:37 | 只看该作者
【蒲公英原创小说】我与药监这十年(11)责任B 缪宝迎 老师作品
2014-06-29 蒲公英杂志

有一种责任,总是让我们寝食难安……
    有一种责任,与人民的生命与健康相系;有一种责任,与社会的稳定、人类的发展紧密相连;有一种责任,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休戚与共;……
    自有神农尝百草,药物从来都是以天使与魔鬼的双重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当药物将病魔从无数人的躯体中驱逐之时,当许多人的余生必须终日与药物为伍之时,当许多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被药物重新点燃之时,一些“魔鬼之药”也在肆虐,也在无情的吞噬着另一些人的躯干与生命。古人说,药之与人为害,亦能杀人。今日世界,今日中国,假劣药品与药物滥用两大难题,几成社会公害,无人不恨之入髓!假药为害,甚于虎狼,无人不避之不及。国家将缉拿“魔鬼之药”的重任赋予我们,一种使命感便立即从心底升腾!几分神圣,几分庄严;几分思索,几分沉重;几分踌躇满志,几分诚惶诚恐;……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的延续又必须以健康为前置。我们的责任恰恰是系于生命、系于健康、系于苍生的幸福生活,这种责任怎能不让我们寝食难安?
    与其说责任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不如说责任是一种有形的动力!人民将用药安全有效的重任托付于我们,既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期盼,更是对我们厚爱有加!我们有什么理由畏惧艰难?又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
    有一种责任,总是让我们寝食难安!这种责任,是人民的重托,是我们的神圣使命!药品市场的碧空净土需要我们去倾心打造。我们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我们共同来到一个年轻的集体!我们的职责是维护国家药品法律的尊严!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斗志,有一面奋力进取、永攀高峰的旗帜!我们深知,人民正密切关注着我们前行的脚步!我们坚信,我们必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我们伟大的使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此文写于2002年7月,当时我们这里的市县药监机构成立差不多一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6-30 21:30:57 | 只看该作者
【蒲公英原创小说】我与药监这十年(12)保化 缪宝迎 老师作品
2014-06-30 蒲公英杂志

今年的天气真有些怪,我们这个省份的一些地区差不多比往年提前一个月进入盛夏了!5月初的气温居然连续几天达到了35℃以上。对这种高温现象,省城的媒体有说是60年未遇的,也有说是创了有气象记录以来之最了!在这个过早到来的夏季里,我与保化处的同志一起去各家保化企业看看。
昨天(5月11日),忽然淅淅沥沥的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雨,也许是老天对前几天的高温感觉有些“歉疚”,特意来给人间打个招呼!雨一下,天气就突然凉快了许多,只穿短袖、衬衫的同志就感觉有些凉了!在雨水不断敲打着车窗的时候,我们登上了前往江南一个岛屿的轮渡。在那个很著名的岛屿上,尽管大部分地盘都不属于我们省里管辖,但我们这个市里还是有两个县在那里分别“驻扎”了一个乡。在其中的一个乡,还有一个登记在册的化妆品生产企业。我们今天渡江就是要去实地了解一下这个企业的有关情况。当我们感受了大桥便捷的时候,就会对渡江的艰难多了一分体验。一早从市里出发,在码头我们与县局的同志汇合,在渡轮上摇摇晃晃了半个多小时,登岸到了那个乡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由于路途不熟,我们找到乡政府了解情况,得知那家所谓的化妆品企业实际上有名无实,两年前领了相关的证照,并没有真的投入生产,现在办厂的老板也都找不到了。我们觉得,既然来了,还是要”按图索骥“找到那个厂子看看的,无论工厂是否运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啊。乡里的领导只得冒雨将我们带到那个周围有些荒芜的厂子外面,确实没有找到生产过化妆品的痕迹,于是,举起相机,立此存照,又让乡里的同志证明了,我们还是认真履职的!
       我们这个市目前共有在册的保化企业28家,其中保健食品生产企业4家,化妆品生产企业24家。这两类企业中,都还有在全国排得上座次的,一个化妆品企业在国产品牌中,规模能排在前十;一个以开发生产灵芝类为主的保健品企业,年销售额也能达到几个亿。但一圈跑下来,我们发现,这两个领域的管理规范程度与我们的药厂相比,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管理得最好的保化生产企业,也达不到规范管理水平最低的药品生产企业的层次。这些年来,对这两个行业的管理,实际上处于一种半真空状态。国家从8年前就将保化监管的职能划给了药监。而很多地方直到今天,管理职能仍没有调整到位。有一个专门管质量的部门倒是常去化妆品生产企业,但他们的目的似乎并不在于提高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因此,我们看到的许多化妆品企业,真是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作坊式的小厂子仍然占了很大的比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什么质量管理体系,不少的厂子实际上就是夫妻店、父子店、兄弟店,还有母子店的。企业对原材料及成品的质量把关根本上无法落到实处。许多企业的仓库物料管理混乱不堪,什么“溯源”之说只能是天方夜谭了!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我想,我今天在这里扬的绝不是我们这个市的所谓家丑,而是我们国家目前化妆品监管领域的“实况转播”!我可以不谦虚的说,很多地方肯定比我们这里管得更差,情况比我们这里也要糟得多!
      化妆品企业目前仍然是多头监管。我们到生产企业去,总能看到另外一个部门刚刚留下的“痕迹”,这个部门监管着差不多市场上90%以上的产品,但他们仍然不肯放过化妆品!我可以在这里断言,只要有这个部门掺和在里面,就注定化妆品的事情没法管好了!中国食品安全出来这许多问题,这个部门难辞其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7-2 19:14:53 | 只看该作者
【蒲公英原创小说】我与药监这十年(13)收费 缪宝迎 老师作品
2014-07-01 蒲公英杂志

这些天,在基层的化妆品企业跑,还真是了解了许多过去只有“理性认识”的东西。比如这收费问题,我们只知道物价部门似乎管得很严的,稍有违规就要被罚的。其实,有的部门收起费来,其下手之狠,真有些让人“胆战心惊”。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厂子,一年的毛收入也就一、二十万元,有个部门也会毫不手软的从厂子里拿走一万多元。我看了有些企业的账单,有个老板还掐着手指向我们将某个部门及其属下的收费“从头数来”,竟有近十项之多,什么计量检定、商品条码、定量包装、质量检验、仪器校正、标准管理、人员培训、认可认证、证照核发……,等等,并且是从上而下,省、市、县,层层收来,不会遗漏!稍微上点规模的企业,一年给拿走的银子都要好几万。我们非常惊叹这个部门工作的深入程度。一些小不点儿的厂子,偏居乡间一隅,连个小汽车都很难开进去,省城的同志也能不辞辛劳,深入基层,抽样收费!我还对我们药监部门这些年来“为虎作伥”的行为感到愧疚。一个小药店的温度计,不贴上某个部门的那张小字条就算“不合法”了。于是,只有拿钱去买那字条。30块钱买来的温度计,贴一下字条居然要50块!其实,药店的温度有多高,不用那劳什子,也能感受得到!我们在药厂看到的情形就更加“触目惊心”。我们要求,只要有刻度的地方,就必须要有某个部门的字条。于是,到了厂里,目光所及,那字条在我的眼里都幻化成了一张张百元大钞。企业的同志毫不隐讳的说,这些字条其实就是拿钱去换。换得多,批量大,还可以有些优惠。有的企业老板在说起他们“享受”的优惠价时,还有几分庆幸和得意,仿佛捡了个大便宜。可是,我从他们的庆幸中感受到的只有悲哀和辛酸!我终于知道,那些部门的高楼大厦其实都是到巧取豪夺而来啊!
         
     回想起我们药监这些年的收费史,我是感到欣慰的!除了GMP、GSP的认证收费,还有药店开办的时候收600元的费用,我们就再也没有什么收费了。作为基层药监部门,我们收的每个药店2000元的认证费用,5年一次,平均一年也才400元,并且也是专款专用,取之于认证,用之于认证。包括对药店认证期间的交通、食宿以及认证员的补助等一切费用,都是从2000元中支出。2000元中,还要缴给省里一部分。并且我们还是说到做到,确实不用企业再花一分钱。我们的药品生产和经营许可证,都不存在什么年检收费。现在有的部门的年检收费黑了去了!药品许可证的各种变更也没有什么收费。我们下面的学会、协会之类,本来就不多,更没有假借局里的名义下去搞“营利性活动”。我们每年召开有企业参加的各种会议,会收一点会务费,但都是入不敷出,局里都要用行政经费去补贴。从2002年开始,我们每年召开为期两天的药品市场监管会议,药品批发企业和一些大型药店的负责人参加,两天时间,会议地点都安排在四星级酒店,连吃带住,十年前收的500元,今天还是收的500元,有时搞得企业都有些不好意思。我常常觉得,上面收的GMP认证方面的费用似乎高了点儿,并且在实际认证时也不能做到“不再让企业花一分钱”。国家局派的认证组,住宿似乎都是定点安排好的,到实际操作时,变数还是比较大的。这些情况,不知上面知道不知道,不知道是官僚主义;知道了不采取措施,就难保将来不会再有腐败问题发生!一位到我们这个系统工作时间不长、现在担任着我们一个县局局长、原来在镇上长期任党委书记的同志跟我说:“如今像药监这样清纯的机构还真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11-1 09:26 AM , Processed in 0.095437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