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30|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奖讨论] “非商业化规模”的药学杂质谱研究都是浮云?

[复制链接]
回帖奖励 5 金币 回复本帖可获得 5 金币奖励! 每人限 1 次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论坛管理 发表于 2014-5-10 22:1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有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云云。药群网的各位朋友们,我们的辩论赛正式开始了!
时间:2014年5月10日24:00-2014年5月16日24:00(结束)
辩论话题
“非商业化规模”的药学杂质谱研究都是浮云?
正方观点
“非商业化规模”的药学杂质谱研究没有代表性。
反方观点
小试、中试规模的药学杂质谱研究非常有意义。
奖励措施:
1.凡积极参与者奖励金币50,授予“热心会员”勋章;
2.“执牛耳”最佳辩手获金币100,并获得药群网各版主签名的《电子证书》一份;
3.获奖及参与者名单刊登在新一期的电子刊物中;
4.热心参与者有机会参与版主面试,获得论坛核心权限资格。

结束时间: 2014-5-16 11:57 PM

正方观点 (4)

“非商业化规模”的药学杂质谱研究没有代表性。

反方观点 (14)

小试、中试规模的药学杂质谱研究非常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cherryhood 发表于 2014-5-10 22:31:43 |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反方观点。

论据:
1.药品从研发到生产是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等到”商业化规模“生产时才做杂质谱研究。不管从法规的要求还是企业风险的角度考虑,研发的每个阶段做充分的药学研究都是很有必要的。
2.”非商业化规模”生产时所做的杂质谱研究不一定全面,但肯定不是毫无代表性。尤其时中试规模时,有些就是在商业化生产的设备上做的,甚至投料量都一样。
抛砖引玉,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xiangyanghua 发表于 2014-5-11 12:3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5 金币

     药品中的诸杂质的种类与含量被总称为杂质谱(impurity profiles) ,理想的控制理念应是针对药品中的每一个杂质,依据其生理活性逐一制定其质控限度。

    杂质谱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的阶段都伴随探索杂质谱的行为,更重要的杂质谱包含范围之广,是不能用“生产规模”来单纯评价界定的。如需要在正、反方中选择,只能选择反方,我认为根本不存在正方论题的“杂质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仅就化药API做讨论

一、不受规模影响的杂质种类举例
    1、合成路线在从小到大生产过程中一般不会变更,但工艺参数会随着规模放大的需求做出调整。起始物料、中间体、典型特定杂质(如光学异构体)这些杂质都是确定的。
    2、副产物:多数的副产物,只要路线确定,就必然存在。
    3、降解产物:化学结构存在如常见的酯键、酰胺或内酰胺键、季铵键等不稳定结构以及酚羟基、醛基等活泼基团都容易生成降解物。例如:甘氨酰-谷氨酰胺,在水溶液中易发生环合反应生成环-(甘氨酰-谷氨酰胺),酰胺键水解后生成的谷氨酸还可能会生成杂质焦谷氨酸,这些杂质都是质控研究的重点。
以上几个方面的杂质谱,与生产规模无关。
    4、挥发性杂质。

二、从不同规模下探索的渐进过程研究
    我们的杂质研究往往出现这样的怪现象:界定的特定杂质在API中结论均“未检出”,而有很多鉴定限度以下的未知杂质则可能批批都存在。
    在不同的反应规模下,会观察到这种杂质的发展趋势,这对杂质谱的设定非常有意义,但这种发展,都是建立在从小到大的过程中。也包括对生产反应的挑战性试验验证所获得的杂质信息。


参考文献:
【1】胡昌勤,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科学:化学,2010,40(6):679~687
【2】有关物质的定性(鉴定)研究,审评四部审评七室,张震,CDE
【3】杂质谱的分析,于红,CDE

点评

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合成线路不变,工艺参数做出相应的调整,杂质就不会变?这只是一种推理,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我做的一个品种,上了生产验证之后,就多了一个杂质,而且还很大,如果按照这位辩友的观点,那个杂质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2 02:32 P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xiangyanghua 发表于 2014-5-11 16:47:18 | 只看该作者
休休小枣 发表于 2014-5-11 02:42 PM
回复关于xiangyanghua提供的观点

引用如下“一、不受规模影响的杂质种类举例

我的第“二”点中的中心意思表示的比较清晰了,在整个杂质谱分析中是不能仅以“规模批量”来界定,这是一个过程分析,且蕴含有充分的QbD的思想在其中。

没人会给出“工艺规模对杂质无影响”这个结论,要注意哦!不要混淆了我们讨论的“点”。

我们讨论的是“非商业化....都是浮云”,我们要举证的就是:商业化之前工艺规模下的论证研究,都是具有极大价值并对后续商业化规模极大指导意义的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glitterring 发表于 2014-5-11 19:2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5 金币

对于一个产品的研究开发,均是从小试、中试再到放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起始原料的质量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工艺进行研究,对于可能产生的杂质,或者起始原料本身潜在的带入的杂质,均会有一个全面的分析与剖析,运用风险控制意识来进行小试、中试及放大之后的杂质控制研究,所以我同意反方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一场梦 发表于 2014-5-12 08:5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5 金币

裁判能参与嘛?怎么裁判些成正方代表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xiangyanghua 发表于 2014-5-14 22:46:58 | 只看该作者
休休小枣 发表于 2014-5-11 06:45 PM
请问 “对生产反应的挑战性试验验证所获得的杂质信息” 是怎样规模的试验?

说我本人在挑战性试验的规模
1、小试规模下(不低于商业化1/10)。
2、从来没考虑过在商业化规模去做这种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xiangyanghua 发表于 2014-5-15 09:14:17 | 只看该作者
henryyelei 发表于 2014-5-12 02:19 PM
我想引用谢沐风老师的一句话:杂质不是高科技。欧洲药典可以详细的列出每种原料药的杂质种类,却从来不公布 ...


先说下对谢老师的敬意,谢老师希望在杂质研究方面再次引领一个思潮的发生,非常之期待,但这次一定不如溶出度的变革那么水到渠成。

H战友,你的观点就如“只吃最后半张饼就饱了”一样,以您所述10个杂质和3个杂质来说下
之所以能确定商业化规模下的3个杂质,完全是建立在对之前的10个杂质的研究基础上才实现的。

任何药品的杂质研究,都是渐进过程,可能我们来说说创新药的研究会更易于接受这种思想。
我们在做创新药的时候,从一开始就会对小试难去除的杂质、明显的结构降解物等杂质进行必要的毒理学研究,这些工作的建立才能严格的归属到“杂质谱”研究的范畴。

只是因为商业化之前研究的杂质种类与商业化时出现了不一致而否认之前的研究就是无意义的,这种观点是不是跟“只该吃最后半张饼就饱了”一样呀。在你的研究中,放大生产又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杂质,这种情况很多见,放大效应在小规模是难以体现的,无论该效应的趋势是好是坏。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要做的是什么?如果是我,会立即分析该杂质来源、结构,而要消除放大效应的不良结果所需要设计的试验,你一定是还要回到实验室,或更小规模的反应体系内先做预试验,才能重回商业化规模。这正是反方观点的体现。

另外,我想补充一下“药品中的诸杂质的种类与含量被总称为杂质谱(impurity profiles) 理想的控制理念应是针对药品中的每一个杂质, 依据其生理活性逐一制定其质控限度”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最早提出杂质谱理念的Görög S教授所言(胡昌勤译)。

杂质研究经历纯度控制、限度控制,到现在的杂质谱控制的三个阶段,H战友可以思考一个,是怎样的研究历程推动这你的杂质谱控制,更深层的理解杂质谱控制的内涵,以及限度控制与杂质谱控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点评

我方从未完全否定小试,中试中杂质研究的意义,只是强调,这样的研究意义有限,对方辩友也称,如果商业规模出现了之前没有的杂质,还是要回过去再研究,是不是已经承认只有商业规模的样品才有代表性这一观点呢? 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5 12:08 P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lqing2008 发表于 2014-5-15 13:2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5 金币

我支持反方的观点。只有对小试和中试规模的产品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后,对杂质产生的条件及产生的途径有了明确的认识后,才能对商业化规模的产品的杂质情况有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虽说小试和中试的条件不能与商业化的条件相比,但是商业化的条件是从小试和中试的条件得到的,商业化生产的产品虽说质量会更好,但是对杂质产生的条件和途径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故只有对小试和中试,特别是中试产品进行杂质分析后,才能对商业化的产品杂质有更好的控制。因此小试和中试对杂质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lqing2008 发表于 2014-5-15 13:29:02 | 只看该作者
h1s1y1 发表于 2014-5-10 10:47 PM
我支持正方;
理由如下:
我们真正研究讲一个产品的药学杂质谱是讲的商业化生产的,有时候小试、中试和商 ...

贵方观点,只是从产品的一个方面对杂质进行分析。虽说商业化批次才是面对的消费者,但是只有在上市前对产品有了非常深入详细的认识,对其杂质谱有了明确的认知后,才可能上市。即使小试和中试产品中的杂质和商业化批次上的杂质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不可能完全不一样,至少对其中的绝大多数杂质有了明确的认识和归属,商业化批次上即使杂质比较少,你可通过对上市后的产品进行稳定性考察,观察产品的杂质情况,如果确实有一些杂质不产生或者减少,我们可对产品质量标准修订。也就是说小试和中试杂质谱研究是对商业化规模产品的杂质谱的提前认识。从药品研发和上市的过程看,小试和中试研究还是很有必要和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1-15 10:47 PM , Processed in 0.116067 second(s), 2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