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地址:http://regulatoryaffairs.pharmac ... emia-180814-4346211
7、从埃博拉病毒肆虐看药物研发机制
人类第一次发现埃博拉出血热这种致命传染病是在1976年。自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出版《高危地带》(The Hot Zone)一书后,20来年来,埃博拉出血热一直在公众脑海中挥之不去。但那时,人类始终没有发现任何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这种疾病。
目前,埃博拉病毒作为世界最致命的病毒之一,正在西非大肆猖獗,我们同样没有任何有效的武器能够阻止这一病毒的扩散(两名美国患者此前接受了实验性药物治疗,身体状态有所好转,但其药物储备已经告罄)。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实在令人忧心忡忡,但考虑到药物开发的资助方式,其前景还是可以预测的。
当制药公司决定将研发经费投资于何种药物时,他们理所当然会去评估备选药物的潜在市场价值。
这意味着 (1) 制药公司因会根据影响富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健康的疾病开发药物,因为那些人能够承担巨额的医药费用;(2)制药公司会根据消费者的数量生产药物;(3)制药公司会根据人们长时间定期服用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进行生产。因为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盈利。
这一制药体系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西方人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药物(虽然往往是以高价买进)。但同时也导致了某些疾病和药物大量的投资不足问题。
那些主要影响贫困国家的穷人们的疾病并不是药物研究的优先选择,因为当地市场不太可能为制药公司提供丰厚的利润回报。所以,即便疟疾、肺结核加起来每年会导致两百万人送命,但类似的疾病在制药公司眼中,不及高胆固醇的研究价值大,因此得到的关注就会少许多。
接着是查加斯病(又称美洲锥虫病,属人兽共患病。锥蝽叮咬受害者后,锥虫进入血液,最终在心脏中繁殖,导致感染者猝死,故又被称为“美洲新艾滋病”)、登革热(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被忽视的热带病”。每年感染这些疾病的人口超过一亿,死亡人数高达五十万人。
一项研究发现,1975-2004 年上市的 1500 多种药品中,只有 10 种药品是针对这些热带疾病的。
当某一疾病的受害者既穷,数量又不多时,那就是典型的祸不单行。从这两项指标来看,研发治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看起来像是一项无利可图的投资:迄今为止,埃博拉病毒只出现在了少数贫困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而且感染人数相对较少。
然而,制药公司的这一体系不仅仅会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最近几年,抗药性微生物的崛起使得抗生素的药效减弱,增加了传染病失控的风险。卫生官员们一致认为,西方人需要的是可以留作预备、以防传染病爆发的新药,而普通的抗生素无法抑制新传染病的肆掠。
不过,过去 30 年来的新抗生素供应速度相当缓慢。凯文? 奥特森(Kevin Outterson)是波斯顿大学卫生法项目的联合主任,也是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for Disease Control,CDC)研究抗生物抗药性工作小组的创建成员之一。他告诉我说:“抗生素抗药性(antibiotic resistance)有可能改变和让我们生活方式相关的一切事物,因此我们需要加快新药研发和供应。 问题又再次回到商业模式上。如果制药公司确实研发出一种药效强大的新抗生素,我们却不希望这种抗生素在病人身上广泛使用,因为新抗生素只会推迟抗药性。“公共卫生官员将会尽可能地适时限制新药的销售,”奥特森说道:公共卫生政策良好,投资前景却令人堪忧。
所以,我们怎样可以在不通过制药行业的渠道下,获取我们所需的药物呢?问题关键在于回报那些为公共卫生做出巨大贡献的公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供奖励。
奥特森描述了一个方案:“政府向制药公司支付(大笔)款项,制药公司则以放弃药物销售权作为交换条件。”如此一来,制药公司可以获得报酬,省去推广新药物的所有费用,新药品也可以造福全社会。当然,公共卫生官员将会控制新药的推广和使用。
提供奖励并不是个新主意——18 世纪,英国政府通过这种方法成功发现了一种在海上测量经度的办法。但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一激励手段变得越发平常,私人太空飞行革新、饮用水除砷过滤器等创新都会得到奖励。奥巴马政府在这方面尤为积极,针对一系列技术突破设置的奖励超过了 155 项。
不管是左派经济学家,还是右派经济学家,他们都一致认为这是一种鼓励创新的有效办法。这种办法也十分经济合算,因为只有产品奏效,你才会为此掏钱。此外,这些奖励相当适用于鼓励公共产品投资,如抗生素、疫苗。
在这些领域,只有产品使用者才能体现创新的益处(当然,如果你们家人接种了疫苗,我们家人也会更安全)。这些奖励依赖于现有的基础设施。用经济术语来说,它们通过将研究队伍“拉入”被忽视领域来控制市场力量。
奖励系统的预付成本颇高——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委托的最近一份报告估算,一种有效的新抗生素成本约为 10 亿美元(包括税收在内)。但我们可以通过研发所需药物和采取未来疾病预防措施拯救成千上万人的性命。而替代系统则相当残忍:即当涉及某些危及人们性命的疾病时,这一体系只会导致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8、美司法部裁定阿斯利康替格瑞洛上市的PLATO试验并不违规发布日期:2014-08-26 来源:reuters
近日,美司法部裁定阿斯利康一项重要临床试验是正当的,该试验当时为其重点心脏新药替卡格雷赢得了上市批准,而此前的一项调查曾为这款药物前景蒙上一层阴影。阿斯利康于8月19日表示,司法部已结束对这项1.8万名患者参与的临床研究的调查,并且没有进一步的行动计划。
阿斯利康将替格瑞洛视为一款潜在年销售额达35亿美元的产品,但去年10月的负面消息导致这款产品的前景蒙上阴影,当时司法部正对阿斯利康实施临床试验的方式进行讯问。
该公司在年初为防御辉瑞1180亿美元的收购中强调了替格瑞洛的前景,虽然这款药物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仅为2.16亿美元。阿斯利康于8月19日还报告了抗生素试验药物Ceftazidime-avibactam的阳性结果,这款药物用于医院获得性复杂性腹腔感染成人患者。
这两条消息受到董事长Soriot的欢迎,在成功防御了来自辉瑞的收购之后,他决定证明阿斯利康有一个强大的独立的未来。许多分析师认为,辉瑞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来个回马枪,再次报价收购阿斯利康。
替格瑞洛PLATO研究的结果在2009年的一个医学会议上首次进行了报道,然后成为了美国、欧洲及其它市场成功的新药申请基础。替格瑞洛于2011年投放市场。
这项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东欧招募的患者,几年来该研究的各个方面受到了许多医学专家的批评。波兰和匈牙利占了所有研究受试者人数的21%,超过了美国与加拿大受试者总人数的两倍。
两名医生,即纽约伊萨卡的DiNicolantonio和布拉格查理大学的Tomek在去年发表在《国际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对这项研究的实施提出几个问题。特别指出的是,他们的分析发现,在PLATO试验中由阿斯利康监测的患者与由一个独立研究组织监测的患者相比,从替格瑞洛的用药中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然而,PLATO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即瑞典乌普萨拉临床研究中心的Wallentin强烈支持这项研究的完整性,阿斯利康也一直坚持该公司对替格瑞洛的资料比较自信。
阿斯利康正在实施替格瑞洛的一个主要开发项目,有望在2015年至2018年间每年都报道进一步的临床数据。该试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扩大该款药物的适用人群范围,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加强替格瑞洛的销售。
信源地址: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 ... USKBN0GJ0E620140819
9、阿斯利康抗生素药物CAZ-AVI 3期临床试验显示与美罗培南等效
阿斯利康试验性抗生素Ceftazidime-avibactam (CAZ-AVI)作为一款治疗药物用于医院获得性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成人患者时非劣效于美罗培南。
来自两项3期研究的关键结果显示,阿斯利康试验性抗生素Ceftazidime-avibactam (CAZ-AVI)作为一款治疗药物用于医院获得性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成人患者时非劣效于美罗培南,该公司于8月19日表示称。“我们深受这些结果的鼓舞,特别是抗生素耐药给治疗药物造成了严重威胁,”AZ首席医疗官Morrison评论称。
阿斯利康正在与阿特维斯子公司森林实验室一起开发CAZ-AVI,该公司表示,临床试验RECLAIM-1和RECLAIM-2的数据可能会形成上市申报资料的基础,寻求批准更广泛的适应症,同时符合欧洲药品管理局对治疗细菌感染药物评价的新指南。该公司表示,有望于2015年第一季度向欧洲提交一份上市申报资料。
RECLAIM-1和RECLAIM-2研究随机配给1066名医院获得性 cIAI成人患者CAZ-AVI,6小时静脉输注给药,加甲硝唑,60分钟静脉输注给药,或配给美罗培南,30分钟静脉输注给药。
研究结果显示,CAZ-AVI与美罗培南相比,达到了统计学非劣效目标。此外,阿斯利康表示,该试验性抗生素还能与美罗培南一样有效地治疗感染有头孢他啶耐药细菌的cIAI患者。CAZ-AVI与甲硝唑合并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美罗培南类似,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有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烧。
除了森林实验室在北美拥有CAZ-AVI的权利之外,阿斯利康拥有商业化CAZ-AVI的全球权利。这款治疗药物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他啶与非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Avibactam组成,Avibactam旨在阻止头孢他啶受到β-内酰胺酶的破坏。
英文报道:
Top-line results from two Phase III studies showed that AstraZeneca's experimental antibiotic ceftazidime-avibactam (CAZ-AVI) was non-inferior to meropenem as a treatment for hospitalised adults with 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cIAI), the company reported Tuesday. "We are very encouraged by these results...especially wher antibiotic resistance poses a threat to treatment," commented the drugmaker's chief medical officer Briggs Morrison.
AstraZeneca, which is developing CAZ-AVI with Actavis' Forest Laboratories subsidiary, said that data from the RECLAIM-1 and RECLAIM-2 trials could form the basis of regulatory submissions seeking approval for a broader range of indications, in line with new guidelines from the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on the evaluation of medicines to treat bacterial infections. The company indicated that an EU filing is expected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5.
The RECLAIM-1 and RECLAIM-2 studies randomised 1066 hospitalised adults with cIAI to receive CAZ-AVI,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as a two-hour infusion, plus metronidazole,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as a 60-minute infusion, or meropenem,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as a 30-minute infusion. AstraZeneca noted that results from the studies were analysed as a single-pooled dataset in agreement with the FDA and EMA. For the EMA, the co-primar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t the test of cure (TOC) in the modified-intent-to-treat (MITT) and clinically evaluable patient populations, while for the FDA, the primar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t the TOC in the microbiological MITT population.
Results from the studies showed that for the main goal of a clinical cure rate 28 to 35 days after randomisation, CAZ-AVI met the objective of statistical non-inferiority compared to meropenem. In addition, AstraZeneca said that the experimental antibiotic also treated cIAI patients infected with ceftazidime-resistant bacteria as effectively as meropenem. The company added that the adverse event rate for CAZ-AVI in combination with metronidazole was similar to meropenem, with the most commonly adverse events for AstraZeneca's therapy being diarrhoea, nausea, vomiting and fever.
AstraZeneca holds the global rights to commercialise CAZ-AVI, with the exception of North America wher Forest holds rights. The therapy consists of the cephalosporin antibiotic ceftazidime and the non-beta lactam beta-lactamase inhibitor avibactam, which is designed to protect ceftazidime from being broken down by beta-lactamases. CAZ-AVI is being developed to treat a broad rang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 with studies under way in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cUTI), nosocomial pneumonia 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cIAI and cUTI patients with ceftazidime-resistant infections.
Separately on Tuesday, AstraZeneca announced that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closed its probe into the PLATO study of Brilinta (ticagrelor) and "is not planning any further action."
10、安进甲状旁腺药物AMG416后期临床试验再获成功
制药商Amgen公司表示,其实验性药物在后期的临床试验中达到了主要终点,有效降低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甲状旁腺水平,该药物名为AMG416。
制药商Amgen公司表示,其实验性药物在后期的临床试验中达到了主要终点,有效降低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甲状旁腺素水平。
该药物名为AMG416,用于治疗有肾脏疾病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
安进此前曾公布了一项以安慰剂为对照组的AMG416的后期研究阳性结果,此次试验的数据与此前公布的结果相符,两次试验的设计和规模相似。
11、BMS与塞尔基因联手开展Nivolumab临床研究
BMS与塞尔基因于8月20日宣布,两家公司将合作评价PD-1免疫检查点抑制Nivolumab与塞尔基因化疗药物ABRAXANE合并用药方案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效果。
百时美施贵宝与塞尔基因于8月20日宣布,两家公司将在一项1期临床研究中进行合作,以评价百时美施贵宝PD-1免疫检查点抑制OPDIVO (Nivolumab)与塞尔基因化疗药物ABRAXANE(白蛋白结合的紫杉醇颗粒混悬注射液)(白蛋白结合型)合并用药方案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效果。
两家公司在研究中将探索多种肿瘤类型,包括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
OPDIVO是一种新类型的免疫癌症治疗药物,这类药物旨在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症。OPDIVO以免疫系统独特控制部分为靶点,而ABRAXANE通过干扰癌症细胞分裂能力发挥作用。通过将一种免疫治疗药物与一种标准化疗药物结合在一起,两家公司将探索这两种药物的合并用药与其中的任何一种药物相比,是否会产生增强的抗肿瘤响应。
“百时美时贵宝继续建立伙伴关系,专注于探索以我们免疫肿瘤产品组合中出色治疗药物合并用药的效果,”百时美时贵宝肿瘤部门高级副总裁Giordano表示称。“通过这次合作,百时美时贵宝和塞尔基因将一起努力来推进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如何可以与化疗药物一起抗击癌症的科学及认识。”
“我们与百时美施贵宝的合作进一步彰显了我们致力于认识及调节免疫系统来推进癌症治疗的范例,”塞尔基因血液及肿瘤医学事务全球主管、高级副总裁、医学博士Renschler表示称。“我们认为,ABRAXANE作为新型免疫肿瘤治疗药物合并用药的组成部分是合适的,因为这款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已被证实,且用药时不需要术前使用类固醇。
这项研究有望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将由塞尔基因实施。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将以ABRAXANE+OPDIVO进行治疗,NSCLC患者将以ABRAXANE+卡铂+ OPDIVO进行治疗,而胰腺癌患者将以ABRAXANE+吉西他滨+ OPDIVO治疗。其它合作细节尚未披露。
12、默克宫颈癌疫苗Tecemotide再遇临床试验失败发布日期:2014-08-26 来源:fiercebiotech
Tecemotide是默克公司的9个在研发的癌症疫苗之一,最近在另一项临床试验中表现不佳,在一项日本的研究中没有达到主要目标,该项目未来进一步的发展也遭到怀疑。
Tecemotide是默克公司的9个在研发的癌症疫苗之一,最近在另一项临床试验中表现不佳,在一项日本的研究中没有达到主要目标,该项目未来进一步的发展也遭到怀疑。
Oncothyreon是默克在该项目上的合作伙伴,在日本的一项对17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中,发现疫苗组整体存活率指标较低,并且错过了三个次要终点。Oncothyreon表示,默克公司为日本的3期试验项目努力采取了各种措施,计划在未来全球范围内“审查tecemotide的这些正在进行的项目的持续影响”。
这种药物曾名为Stimuvax,在2012年对类似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失败,但默克公司仍愿意相信该药物对某些亚群有疗效。
信源地址:http://www.fiercebiotech.com/sto ... mp;utm_campaign=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