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制药企业研发投入成本加大、研发周期变长、研发成功率降低,目前全球已有不少的药企选择专业CRO企业协助
新药研发服务,以降低自身研发费用并控制风险。而国内医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在一致性评价、分级诊疗以及CRO行业全球化趋势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涌现了以泰格医药、博济医药、亚太药业和药明康德等为代表的CRO企业。
A股CRO三巨头
随着医药产业高速发展,CRO行业已步入了黄金时期。泰格医药、博济医药和亚太医药作为A股CRO企业的三巨头,它们在细分领域中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泰格医药
泰格医药主要是为国内外医药及健康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专业临床研究服务,业务范围主要包括I至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注册申报、临床试验现场服务、SMO服务、医学检测、医学翻译、中心实验室等服务。2016年,泰格医药营收11.75亿元,其中,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占40.33%,临床研究相关咨询服务占58.61%。在最新发布的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里,泰格医药净利润盈利幅度在1.09亿-1.2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0%-60%。
据了解,泰格医药共参与了58个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100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截至2016年,已拥有数十家境内外子公司,并根据发展需求,对北医仁智、BE资源、DreamCIS、统计业务、医学部进行整合,逐步建立起与集团化发展相适应的内部运营机制和监督机制。
博济医药
年报显示,博济医药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215.15万元,同比减少43.02%,净利润208.71万元,同比减少91.87%。其中,临床研究服务收入同比减少65.16%;临床前研究服务和临床前自主研发业务收入3032.37万元,同比增长42.38%。对于临床研究服务收入出现较大幅下降,博济医药表示,受行业自查核查的影响,项目进度缓慢,导致收入下降,营业成本增长幅度较大,该因素造成临床研究服务整体毛利下降。
截至今年4月,博济医药在执行的合同尚未确认收入的金额约4.6亿元。2016年,完成客户委托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项目共36项,协助企业完成3个品种的临床批件申报工作,协助企业取得药物临床研究批件3项,合作开发项目获得1项专利,自主研发项目取得药物临床研究批件1项。据博济医药公布的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由于临床研究试验项目进度逐渐恢复,收入有所上升,使得净利润有所上升,预计净利润盈利0万元-200万元,同比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亚太药业
亚太药业主要业务为医药生产制造业务(医药制造业)和提供医药研发外包CRO服务(服务业),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新高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主要从事CRO业务。资料显示,2015年12月亚太药业收购了新高峰100%股权,2016年全年纳入合并报表,使得亚太药业的盈利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2016年营收8.63亿元,同比增长86.31%,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25.75%,其中,服务业营收占比达53.46%,同比增长764.45%。
据了解,新高峰为医药企业和其他医药研发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主要包括临床前研究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及其他咨询服务等。其客户群涵盖跨国制药公司、中小型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以及各类医药研究及医疗机构等。
2017年,以“提升CRO服务能力,扩大业务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新高峰将在服务现有CRO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加大糖尿病防治、心血管病防治、肿瘤防治三大专项的推广力度,依托地区高水平临床一线专家,带动专项的区域性整体规划与实施;针对大型药企产品一致性评价的市场需求引入CRO项目,对接专项课题的上市后临床研究;通过合作协会、联盟推广专项课题,完善医药医疗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国内外优势医药研发及医疗资源,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医药卫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三足鼎立将打破?药明康德“闯关”IPO
A股CRO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将打破?今年3月,药明康德在官网上发布了上市辅导公告,时隔4个月,药明康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A股上市正式提上日程。有分析指出,未来强者恒强的格局进一步强化,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
近年来,药明康德的业绩快速增长,2016年营业收入突破60亿元,净利润近10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来自CRO、CMO/CDMO两大板块,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98%以上,其中,CRO服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70%。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3.37亿元,接近2015年全年。
未来,药明康德将重点关注三个方向的战略升级。一是持续打造新药发现、研发及生产一体化、开放式服务的技术和能力平台,巩固现有医药研发服务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二是拓展全球化布局的同时深耕中国市场;三是优化生产平台服务,满足药企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政策频出,促使药企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此外,新药审批量逐步增加,研发成本及周期压力,药企通过聘用CRO公司以转移固定成本,为CRO行业带来了增量,未来CRO行业值得期待。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季报,药明康德招股说明书申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