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注册] 【值得收藏】谈FDA检查的应对之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7-4-23 09:3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FDA检查简介
, L8 \# E6 l. a% C3 [1)FDA检查的法规依据1 ]) Y# l: I* Y) }
2)检查时间及人员安排
$ K. Y7 n+ Y2 O( l3)检查的相关文件介绍+ W" W6 ]! [6 B
( F) M) Z( c3 r7 I) a3 V
二、FDA检察官的特点
. u% |: _5 m, [! F1)检察官的逻辑思路
! f- |1 L1 h, `  I! W2)检察官的风格类型, [7 Q* D5 C- b9 P' ^% U! J2 |
. h, b( k' Q( Y. }
三、数据完整性热点% \! o" F: @  D+ }9 o
1)数据完整性问题的背景
5 W3 N5 C; @# ~9 {. j0 G2)数据完整性的法规依据7 Z, v6 ^0 x" I$ K
3)数据完整性的常见缺陷
0 F* S- O  G# Y4 X1 G+ [' `3 n; S4)数据完整性的整改思路( r, ]+ ?9 J7 o& w

" z0 e) g+ n" H" }) J( _' Q四、如何应对FDA检查
9 K9 a, @: }6 N  I7 x7 Q! u* k1)如何组织6 U1 m5 f% `4 k6 N: l& J) {
2)如何自查  R6 ^# y" L) m, d3 n; [: K: j/ D1 q
3)应对策略. Y- o; R: e8 B' o& A. M4 ]
4)招待事项) z5 ~! m) J# _+ p* I2 Z

& g/ A0 U- N" G7 X7 D" w! Z/ \( _五、如何回复483表  ~0 |9 P( R" S; P) @( b- T6 @) D
1)回复的紧迫性/ c- H( I; B: e* S2 y
2)成立改善小组
7 M* p$ I, N* Z% {3)彻底分析原因1 h% ^7 o, P7 ^' M. g" v
4)措施一一对应( ~% |4 a2 |2 F. S' W
5)措施必须有效
6 c$ @! w6 c' b! c/ w
9 D8 W2 b+ N3 j! |' h$ i6 D8 L六、质量大势探讨
5 U: O# y3 g1 I9 X1 M1)中国特色的质量文化: p* a! s2 a7 y) F' k5 _
2)质量法规人才的困境
( y) |$ U5 M# l- p3 d3)低成本合规是否可行
/ N7 b! ]3 l/ \9 l: [4)监管风暴还能吹多久
5 ^* p0 B+ z+ S8 d2 {' ?一、FDA检查简介
$ ^7 ]  |/ J3 {& i0 G1)FDA检查的法规依据. _* O  S8 H: B6 c$ V
制药:21 CFR 210&211 (GMP)! @# ?% }) I  R
器械:21 CFR 820 (QSR820), 21 CFR 803 (MDR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 QSIT(质量体系检查技术), 21CFR 801 (标签), 21 CFR 807 (510K注册)* s' _$ ]9 F4 V! |& J/ i
0 }7 s9 D$ M$ p# Z2 b' ]
2)检查时间及人员安排2 ]7 q  A6 `2 \4 A9 z
制药:2名检察官(1名生物化学制药背景、1名质量体系专家),4-5个工作日;) y, X# J' A" f# C$ B3 u( a* O
器械:一类二类器械均为1名检察官;三类器械为1名或2名检察官,4-5个工作日3 T: D( R$ z: t3 X9 h* u

0 b2 q& w2 p' r# v* b* _3)相关文件介绍  g% a: D$ E+ q* U8 i
FDA检查常见的文件有483表,EIR报告,警告信及进口禁令。简单介绍下4种文件的定义及用途。' b/ Q7 n/ W1 b8 ^
1. Form 483 #483表格
. g7 h0 J( Y' X9 I483表格用于执行检查的FDA检查官记录其所发现的缺陷。在检查结果时检查官要签发该表格,受检企业则需要对其中缺陷进行正式回复。对该表格中缺陷的回复需要在其签署后的15个工作日内提交。只有在收到回复后,FDA才会可能做出决定是否签发警告信。检查中若未发现缺陷,则检察官不会发出483表格。
% {, }/ I3 S% o$ L, @; Y$ B
7 M9 E" U! {3 Q# b1 V0 @0 o7 q! a2. EIR: Establishment Investigation Report 工厂调查报告7 x9 }+ Z: o/ g$ _3 t
除了483表以外,检查官还要制作EIR。EIR会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然后交由FDA地区办公室或中央办公室负责人检查,检查后会被识别为以下几种状态:% C; R$ F# w( b$ F8 _
NAI: No Action Indicated - there were noobjectionable items found during the inspection/ v* B4 u$ s/ L3 x1 G/ Y6 W; l: r
NAI:不需要采取措施---在检查期间没有发现违规项目
) X# f; }' A6 {2 VVAI: Voluntary Action Indicated -objectionable items were found, but no action is required on the part of theauthority. All of the company's actions are on a voluntary basis.
3 k8 k3 c# q" a4 [0 vVAI:自愿采取措施---发现了违规项目,但不需要官方采取行动。公司的所有行为都是基于自愿的。: n% l6 |0 _( Z8 `5 z- a
OAI: Official Action Indicated -objectionable items were found and further regulatory measures will be derived(e.g. Warning Letter).
, Q' {. n/ ~2 _* g3 N9 j3 U8 wOAI:官方需采取行动—发现违规项目,需要采取进一步法规措施(例如警告信). v; b$ f. A+ Q/ Y
FDA会将EIR发给受检公司。作为所谓“信息自由法案”的一部分,其它公司也可以申请查看EIR。但经验显示公布国外EIR要花费相当长时间。
/ [9 ]" J: p8 b
7 h; r: ?; x, F* {3. Warning Letter 警告信
3 w. O, k% i' S/ m" t如果检查中发现了严重缺陷,且对483表格的回复被认为是不充分的,则FDA会签发警告信。公司必须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回复,详细解释如何解决这些缺陷,以及如果防止其再次发生。警告信一般在FDA官网上发布。
) o3 r' o$ L8 d) j * t; v* B2 E* S. ?) {0 C. u# G
4. 之后公司可能会面临以下恶果:
7 @( t# C2 D3 l, NInfluence on the approval 对批准的影响,FDA将停止颁发一个或多个药品的批准,停审申报资料& S4 P: d) q* C0 Y# d$ H4 h
Import Stop / Import Alert 进口中止/进口禁令
8 u0 R! T# W1 i& q- Q! }公司的产品不能再出口至美国。产品将被美国海关执行DWPE(不经检查即扣留)。
, p; o' L) y' ], [! {Debarment List 排除清单7 ~. ^4 @8 k9 k. Q* K
该清单包括了所有不允许生产销往美国的药品的公司。排除清单是公开的。
$ d6 v& N% X, oCourt - Consent Decree 法院---法令
3 {: M4 O/ o* q& |% h对于美国公司及其分公司,可以能会需要有一个顾问公司对公司进行几个月到几年的检查,并改进系统和流程。结束后会进行检查,同时会失去利润。2 t, o: U/ o2 }- b5 l! T
, B5 }8 r3 Y+ p) T

7 e: v! e5 e5 y, T  C1 i二、FDA的检查特点
5 e  a& T; C) k+ k1)检察官的逻辑思路8 d- ~7 g6 o4 [7 A6 x
1. 检查逻辑完整,非常有耐心。怀疑有作假行为时能够搜集各种相关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作假;一旦怀疑作假,会有足够耐心检查足够的记录;
* C" Q- Y4 R8 `' Q' N2. 对检测方法、仪器操作、QC流程非常熟悉,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信性及有效性非常关注;* q/ _/ c, ]" p5 ]' t5 ^4 I
3. 喜欢提问一线员工。
) Z0 @  J2 _9 ~! W' }
1 E# F9 k# v4 C+ s  A# ^3 t2)检查官的风格类型3 D, f5 l9 r* R' }# p) Y. C
1. 质疑型
$ ?0 C4 w+ Q. m; |( q4 R人物特征:质疑型检查官一般以技术专家为主,有较强的技术背景,对产品的研发设计、工艺制程等关键点非常了解。年龄在40岁以下,精力充沛,思路清晰。
) `" F8 S9 k% t: ?检查特点:质疑型的检察官对你提供的任何材料尤其是记录都持不信任态度。他会从文件纸张新旧、笔迹、签字时间的先后顺序、使用者对文件的熟悉程度判断是否存在造假。检查时喜欢在公司各处先转转,检查各区域的功能、标识、放置的物品看是否有明显违规现象。特别关注不受控的文件记录,并要求给出解释;甚至会检查办公桌内是否存在不受控的文件记录。这种检察官以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为检查目的,一旦找到疑点将会刨根深挖。其并不在乎21 CFR里要求的每个点是否都检查到。
" g% N9 k3 X+ j# r$ I2 N应对策略:千万不要主动交代自己的重大缺陷。如果实在缺陷很多招架不住可以尝试主动暴露一些微小的缺陷看是否能引导其检查重点。对于其质疑的任何缺陷,都尽量以专业技术的角度去解释。% f% T2 X& ]. O6 ^

: g( x  P7 i8 U" j2. 教条型
  i% E0 `7 o2 q% N+ u6 l4 J5 B人物特征:教条型检察官以质量体系专家为主,对法规条款非常熟悉,逻辑思路清晰,但对产品未必了解。' C6 D9 R; p- L% M8 _2 F! k8 c
检查特点:检查时基本遵循21 CFR的要求,检查中会注意时间的控制以确保不会遗漏任何方面。喜欢坐在会议室以检查文件为主、现场检查为辅。8 B/ c  i0 B% I& v3 @" J2 x% c
应对策略:配合好检察官的各项要求,尤其是对于其需要的文件尽量做到快速提供。对于检察官发现的缺陷可从对产品实际风险较小的角度进行解释。
0 b! S( ]" z* F
4 }& a$ c% c. r8 r/ L3. 学习型/ x) v- J! g+ j; V9 N1 o5 x# n4 \
人物特征:学习型检察官一般以新手和快退休的老手为主。性格温和,易于沟通,常常是首次来华检查。5 `& b" J' j& W
检查特点:抱着学习产品和企业运作方式的心态,较有耐心听取企业的解释。4 i* }" o& Z* l  K% t: t
应对策略:端茶倒水招待好,没事开个小玩笑,缓解紧张氛围,尽可能让其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和状态。
8 l& ^& W; O$ D/ B4 F& m7 g- W 6 A8 C+ M$ [0 {
三、数据完整性热点  r' q5 s3 P6 L" S" `0 _) e0 w
1)数据完整性问题的背景
- n& q, y1 H+ C) e4 H- [7 L近两年来,美国FDA 及欧盟GMP 检查中发现数据造假的情况越来越多,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如大连辉瑞、海正药业也检查中被发现严重缺陷,甚至导致了进口禁令。Data integrity缺陷迅速引起了国内制药及医械企业的极大震动。数据完整性直接关系到法规符合性、真实性的问题,这也是FDA 在检查中重点关注的问题。FDA的检查方法也比以往更加深入,尤其是审计追踪功能的应用让数据检查成为可能。/ K, @) y+ Z; M0 E( x: M
至于FDA为什么如此重视数据完整性缺陷,我认为理由很简单:这个缺陷的杀伤力够强!有了这个核武器,就拥有了整垮任何一家有造假行为公司的可能,无论这个公司有多大。看看三鹿奶粉事件对中国奶粉产业毁灭性的打击你就明白一二了。我之前多次陪同FDA检查,也现场看到不少问题最终被反映在483表上,然而大部分问题其实都是不痛不痒修修补补就能解决的,只有约20%的回复最终被认为不充分进而引起警告信。因此有钱有势的大厂,根本就不care,因为这些小问题无法导致import alert。然而数据完整性缺陷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蓄意造假一旦曝光对任何客户和法规机构来说都是无法容忍的,虽然其实大家都是半斤八两。$ J- {2 y) K$ k* V+ V

( |. d2 H7 ?* x. A' K% ^, k3 g“Data Integrity”翻译成数据完整性掩盖了真实性的要求
0 x9 e( Z& u" T5 w2 r& N5 z从2015年开始关于数据完整性的缺陷越来越多的出现在FDA的警告信中,主要内容都涉及数据完整性的问题,引用的条款都是21CFR211.194(a),原文如下:
2 f% s* p' {- N# |! a2 NYour firm failed to ensure that laboratoryrecords include complete data derived from all tests necessary to assurecompliance with established specifications and standards.
2 `5 B/ K0 i: U. P3 ]你们公司没有保证实验室记录,包括来自测试的所有的结果,都符合已建立的指标和标准。) A+ E2 U4 f6 \' a
英语“Data Integrity”即是我们所说的数据完整性,但究其含义和实际要求,“Integrity”却不仅仅是“完整”的意思,还有一层含义即“真实”。所以我建议其应翻译为数据真实性完整性。结合官方检查的需要,数据完整性对数据提出的要求包含更多的内容:所有的数据都被保存并可用;数据准确,错误或者修订都要有书面记录;记录的所有内容与其发生的时间顺序一致;记录在活动的发生的同时进行;保存原始数据,采用机器打印资料或者经确认的复印件;数据清晰易读;能追踪到进行操作的人;应保存在经批准的媒体上(纸质或电子);要有规定的保存周期,并且可供审计检查使用。# G; J' y( O: w6 T4 ?8 z
1 t# N' R2 L) n; P. x1 s( @
FDA检查官的视角+ Q& {* h1 k1 p5 |
据统计,在2/3的检查中,驻华办公室副主任“杀手级”检查官彼得贝克发出了FDA483报告,这个数字是平均值的三倍。此外,经彼得贝克检查后的工厂,有14%触发了FDA警告信。然而和其面对面探讨之后,他坚定地认为:杀死药企的绝非检察官而是药企自己。长期以来对数据完整性的漠视以及从高层到基层对数据造假的纵容才是药企倒下的根本原因。此外,FDA有几位中国企业比较熟悉的美籍华人或亚裔检察官,包括Mark A Chen, Mark E Chan, Chiang Syin, Gang Wang, Guang Gao, EvelynWong等。这几位检察官对中国企业的运作模式、管理方式和违规特点有深入的洞悉。其中几位检察官也曾痛心疾首地对我说:从个人的角度,非常理解中国企业成长不易但希望企业管理层能够真正重视质量法规,加大在此方面的投入并担负起领导责任,尤其要杜绝数据造假、两个账本等伤及企业诚信的问题。6 Z) v4 I: N' [" Y( v( |

" d/ P1 f3 z1 u& P( Y2)数据完整性的法规依据  h" R7 w5 _. F7 ~
1. 2010 版GMP 对于文件和记录的数据完整性的要求
& }3 @1 ]: u5 K6 \% W第一百五十九条应建立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管理制度,并有相应的文件分发、撤销、复制、销毁的记录。
3 q$ `) _: K* z7 l第一百六十三条原版文件复制时,不得产生任何差错;复制的文件应清晰可辨。
0 P' w+ c! A  h8 S% y2 s第一百六十五条记录应留有数据填写的足够空格。记录应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读,不易擦掉。
. p! ?/ k, y  d3 [第一百六十六条应尽可能采用生产和检验设备自动打印的记录、图谱和曲线图等,并标明产品或样品的名称、批号和记录设备的信息,操作人应签注姓名和日期。7 t/ J/ `, K, ?5 e/ x' W- d& V
第一百六十七条记录应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说明更改的理由。记录如需重新誊写,则原有记录不得销毁,而应作为重新誊写记录的附件保存。4 G% t5 J0 q, P8 `! Z' N
第一百六十八条与本规范有关的每项活动均应有记录,所有记录至少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确认和验证、稳定性考察的记录和报告等重要文件应长期保存,以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活动可以追溯。每批药品应有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和文件。批记录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5 Q5 G$ P& p) R- D  \6 G第一百六十九条如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照相技术或其它可靠方式记录数据资料,应有所用系统的详细规程;记录的准确性应经过核对。如果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只有受权人员方可通过计算机输入或更改数据,更改和删除情况应有记录;应使用密码或其它方式来限制数据系统的登录;关键数据输入后,应由他人独立进行复核。用电子方法保存的批记录,应采用磁带、缩微胶卷、纸质副本或其它方法进行备份,以确保记录的安全,且数据资料在保存期内应便于查阅。
3 `, ]2 Z$ ]- @( A : |, m9 p2 x, g: g. J
可见,在GMP 规定中无论是系统自动生成的电子记录还是手写的纸质记录都属于GMP要求的记录,并且都从属于GMP 文件管理规定的范畴。GMP 对于记录要求的核心内容是"记录你所做的",即真实记录发生过的事情,并且记录应该及时,重要记录需要由他人复核确认;需要更改记录时应按要求进行(理由、签名、日期)更改并保留原信息清晰可辨;记录应按照要求的频率进行,并保存至要求的期限。
& r( t" N; r/ u; ^0 s6 n6 L) t
1 K, ]! G- X" t  S2. 国外指南的要求( v2 Z) O5 k7 O. v
作为EU-GMP的补充,英国药监于2015 年1 月,以MHRA 首版发布了 GMP 数据完整性定义和行业指南。其后,又于2015 年3 月以1.1 指南更新版本,提出了数据完整性的审计要求;- }% H' O! D" C0 N$ B! S- R
2015年9月WHO发布了《良好数据和记录管理实践指南》征求意见稿;  v4 z, d" W( w9 m- p4 c
2016年4月14日,FDA发布了数据完整性及cGMP合规指南草案。1 o. D3 u/ J% D

/ @; C, I. _( v( V+ c; R3. 广泛接受的原则
6 S; O. L! P$ S& m, pMHRA的ALCOA+CCEA原则已被广为接受
$ a) Z0 }8 ^" e. A- A9 S, ~) e. wAttributable A 可追溯的记录可追溯
; \7 C: S4 U: X  k. Q. g& mLegible L 清晰的,可见的清晰可见
# C2 F5 R+ m9 TContemporaneous C 同步的与操作同步生成/录入) K' u8 R/ U. Y% v8 k: y: [4 ^
Original O 原始的第一手收据,未经转手的
6 e- ^' I  H/ D+ HAccurate A 准确的与实际操作相一致的,无主观造假或客观输入错误+ e) d5 j9 N3 r: e
Complete C 完整的无遗漏
+ N* h, B$ p. d" M- _Consistent C 一致的与实际生成逻辑顺序一致,显示的记录人同实际操作者一致
: U) Q( R! |  V  hEnduring E 耐久的,耐受的原始数据长久保存,不易删除,丢弃9 Y) x' U0 z! ^7 K6 g8 p- u# \
Available A 可获得的数据在审计时可见,不被隐藏  G; O8 l" ?5 \/ A
ALCOA+CCEA 原则不仅是GMP 对记录完整性的要求,也是所有符合性审核对记录完整性的基本要求,是信用的基石。由上文可得,ALCOA+CCEA 原则实际上就是对记录生成/录入、修改、存储、检索、备份、恢复和输出等数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操作的要求。如果这些操作满足了以上原则,记录的完整性就满足要求了。  {3 |8 a" _5 H4 p' ^; K

6 C4 C% @5 a0 N1 v此外,MHRA发布的数据完整性指南里明确指出$ C- V5 O. u2 U6 a5 h8 H
1. 2017年底前必须安装审计追踪功能6 a  h/ H% W& @" g" }, C
2. 数据的审核必须包含元数据及审计追踪的审核
' H, Q; s8 x: u$ o
' \% ?0 x+ Y$ s0 }FDA发布的数据完整性和cGMP合规指南草案中指出
9 L5 k# \3 v) v1. FDA建议,采集关键数据变更的审计追踪应在每次记录和最终批准记录前审查。
/ Z5 G; w4 t5 ]* ~" d+ K2. 有生产和控制记录,包括审计追踪,必须由质量部门审核和批准(§ 211.192)。这与FDA对企业在审核数据时在纸上划痕标注的预期是一样的。
9 o* b  `/ z7 h6 @5 g6 B : D4 ~- N3 l: N! S
3)数据完整性的常见缺陷
* G0 l6 [; ]' c数据完整性问题常见于QC 实验室,但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部门,甚至于药事管理部门,也同样存在。数据完整性问题,较多反映在以下方面:, _3 Q; s( L  {; n! L' M+ N
1. QC检测问题3 O% J: Q3 [6 L: y
通过故意修改被测样品参数来达到合格或较好的检测结果;
! P/ K8 \' z9 C1 ]) a) G6 C- W1 w无意输错参数来达到合格或较好的检测结果;( L8 L8 w- X( a7 s0 F/ Y! Z
故意隐瞒OOS,多次重复检测直至得到合格结果进行放行;
  c3 C' S$ |+ A& _, Z* P0 y原始检测电子数据被删除或覆盖;
0 M; t9 h2 \( f/ Q7 L% L$ p修改系统时间进行重复检测;- l7 p0 S: [) f1 z- H
HPLC检测中删除了基线不平的图谱;/ O/ Y; F' b, m- e, J( i
复印或修改一张图谱用于多批次产品放行;
1 Y7 F4 u/ G* k( E( |$ g! [设备使用记录与实际不一致;0 s9 r" b* q1 j0 d" Q9 }0 b, P$ \
检测记录未及时由本人填写;$ ^5 `! b: G, g; _& g3 _$ A* L. b. t
检测设备里的文件归类混乱;, @" M& ~0 F1 r" j
操作人员不熟悉SOP的规定;
$ |. y; f0 v6 M# n5 u8 [计算机权限设置不合理。
. V$ }( o7 n! z& ?$ v, z6 P& f" d% s
) L$ b9 j8 @6 N) [- t4 s7 B% {- P& y2. 纸质记录的管理
- V/ [0 j2 A$ E) \原始记录填写在非受控文件(例如便笺、小本子)上;
8 c- R' C4 h' M2 S2 v" H% J原始记录填写错误后重新誊抄;/ k. h% B1 B! \- k2 {
原始记录不完整、部分记录丢失;
; m: i3 E# C( @) z温湿度计读数与实际不一致。
! X9 T4 S2 D0 N" g) k' s$ s
9 z3 o1 m( i7 N" `1 w! a3. 原料物料过程产物的控制8 F+ T0 q9 ]/ F
不合格原料物料过程产物未按要求标识、隔离、存放;, p/ v9 m( Z, ~* \" b
原料物料过程产物的运输或保存过程遭致污染;) ^/ `/ C1 _6 ~- ?& T& y
纯化水的检测记录不完善。
  s" T! p9 I$ [4 f3 S% ^+ O 8 U0 {2 ~9 w- {. x: q8 l* ~' B
4. 验证管理! V2 O1 H2 `$ x
计算机系统验证、工艺验证、分析方法验证、清洁验证等方面的数据造假;) x7 \" r8 y: ~2 d) l
验证参数设置不合理。
2 r# P/ Q9 F% n$ [四、如何应对FDA检查& t8 k- A/ E* d, a, Q: K& r
1)如何组织4 [  P, E9 @8 m; X" l% \
1. 调查检察官的背景:从各种渠道搜集该检察官的背景信息包括学历、经历、个性、年龄、特长,以及review其开过的所有483表找出其检查的特点。
8 K8 a( |2 R' |
, G. I! D2 v* ^$ L2. 组织迎审团队:迎审团队包括副总、管代及各部门经理,并做到各司其职、随时待命、不得离岗。告知大家检查中只回答FDA提出的问题,回答必须符合其操作规程并点到即止,不要擅自展开并解释。对于不了解的情况就请了解情况的人来讲,不要自己瞎猜,如果你不知道答案,不要猜测,可以请教在场陪同的其他同事;如果审查人员询问到你毫不熟悉的文件,反问他问题的含义;你可能有这份文件但是称呼方法不同;在审查过程中尽可能地整理问题。尽量避免回答没有明确指向的问题,反问以了解问题的细节。
$ t$ j2 g5 O: b
- @% a3 M' n3 s+ g( @0 |+ J" a3. 不要忘了基层:对FDA检查的重视不仅要体现在管理层,更要深入到基层。基层人员对于外部检查流程和相关文件必须熟悉,要能够快速准确地给出相应的材料。回答问题的思路均应依据程序文件进行,而不要想当然,让检察官感觉到基层员工训练有素。; b; Q& r$ m6 r! L

6 y' b. i: ~( S- u( w- c2)如何自查# `  ^6 ~% _2 J+ O  d$ Z
在FDA来之前可以自查以下20项
7 F) ]2 d. w9 ]* J1 c1. 检查近期订单及客户抱怨中涉及的批记录是否有遗漏、篡改;对应检查检测设备中存储的电子数据是否有遗漏、篡改;审计追踪功能是否持续正常使用;
, z4 k9 w- T% {: n* M9 t 6 b& s5 N; n& m. Z+ i# t2 @8 Q9 ~
2. 检查生产现场及实验室,所有不受控的文件和记录(包括告示贴)和闲杂物品(例如透明胶、涂改液、橡皮等)必须全部集中清理后统一处置,不要让检查官看到;
: d3 x$ B; B+ o7 T
6 B0 A3 S4 L/ v* K5 G; x5 s& J3. 检查关键岗位人员(包括管理层)的培训档案,人员变动后的培训记录;3 }) Y: g& Z0 B) u

$ x' }% W+ C/ }" C) }4. 检查关键设备的校准、验证方案、报告、维护保养记录,特别注意水系统的检测和维护保养是否符合标准;6 I: }7 I! e/ @& B' G
# p% }# _. J, a' e1 j, `
5. 检查关键原料的可追溯性控制(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特别注意中间体的标识、存储与管控;* ^2 J# G4 o" j

! c: _6 ?; K8 N2 I, o6. 检查关键工序的验证方案、报告,尤其是工程变更的相关记录;
. u0 h- @+ V; ]0 P4 W
( z5 ?9 l8 q8 D- g2 R$ ^* A7. 检查环境控制的设施、方法、警戒线、措施及记录;
1 t, ]) s+ T9 M4 P* ?
4 f. \0 d1 K1 {: T8. 检查稳定性试验的数据记录及分析依据;9 Z+ N3 u3 A( |* R/ |. L4 `  u
' u& p+ w( Y2 V2 T* |* p
9. 检查关键检测过程的验证、测试记录、尤其是原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 {& |6 V  B6 N5 a0 h2 O- k " d: S4 w/ C/ N- D: b
10. 检查客户抱怨尤其是美国客户抱怨的处理记录,产品召回的处理;
$ p6 h' C7 z9 n1 J$ F3 ]
9 Q* m7 C/ c. @- o7 Z11. 检查NC、OOS、deviation的处理记录是否符合流程;
. V7 j% y4 A% T2 v4 k
+ j& p' B# b9 r12. 检查CAPA的记录是否完整、形成闭环。+ {% d3 x; ^1 J% w3 [
) Z# O" c. |/ I% B" u. e& H7 p
13. 检查选定的文件,比如特殊情况的处理程序,操作工的培训步骤等。- D( W$ \6 {  W% t
14. 会见管理人员并询问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QA/QC以及其它作用。  V. [# p: v# f0 Z
) L* D1 B1 n8 d' R" w2 @  ]1 Y; E- j; A
15. 询问在高、中、低风险系统中对实验室进行分类的风险管理规程,索取一张高、低风险体系的清单并讨论其合理性。- s! Q% U4 Q4 E
9 Y" U+ W( g1 f- @$ b- t* C
16. 巡视设备工作情况,观察工作人员并询问操作员。核实设备的硬件和软件是否已被合法验证。询问是否已在高负荷下做过测试。确认操作员是否已接受并掌握了规定的培训。
# D* j9 s1 t+ G9 J 4 F; W* q, D8 w2 e0 g2 q$ ^. r
17. 选择一个对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分析体系。了解这一体系的详细情况,计划的应用和规范。如果这一体系与其它体系有关联,要求给出拓扑图表。$ e0 ]5 j( U! r: c5 o; s
+ m( V6 q! ]# d4 W3 Q; U7 J: ]  y
18. 检查测试步骤并查看一定时间段的测试结果。由测试结果反推分析方法、数据评价、操作员、原始数据,重新核查原始数据。, K, O" E) ^, w5 Q5 B, A
2 `. B7 Z$ B! Y3 Z
19. 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尤其查看操作工能否将在计算机上相应地熟练操作电子记录,并进而查看系统是否将变化用电子监控的方式记录下来。检查对数据删改的权限设置。
+ q% n  c! B" S0 Z/ F1 w ; m6 K7 I4 }$ C; r2 J" X! U
20. 询问当前使用的应用软件及其版本,与旧版本的差异,并询问操作员如何确认新版本达到预期的效果。- T! A  x: m# F
' R6 F" P; o8 q! A7 U* s& d# U
3)应对策略1 U( F/ z% g; D& H, c" f6 O' I
1. 快速反应:审核开始后检察官情绪一般较好,此时他提的任何问题,一定要注意倾听,听不懂不要装懂,务必听懂后再回答。他要的材料尽量第一时间送到,如果需要时间找,就记录在本子上,安排相应人员去找。文件找来后记得在本子上打勾或做一个“已提供”的记录,确保没有漏找,也展现你文档控制的基本素养。此外,尽可能快地回答检察官提出的问题和提供需要的文件,全天候陪护审查人员,使他们在指定地点内活动。对检察官需要的文件列一个清单尽量一次准备多份文件供其检查。3 ~+ K) s! S& c0 ~  j* O
* }% }- P( C; P" C# o4 I  I
2. 保持坦诚开放的态度:一旦被发现证据确凿的问题不要再辩解,但是切忌主动交待问题或展示内部自查报告。因为一旦告知检察官真实的自查情况,就可能会被要求告知发现问题的方法,这就为FDA查找更多问题提供了逻辑和线索。总之,要懂得保护自己。在保持对FDA检查官的诚恳和礼貌的前提下,能少说尽量少说。/ J( b: s, Y9 l$ f! A" w! B
: w+ i9 q3 u5 u9 [, G6 E& x: ~
3. 除非证据确凿绝不要承认故意造假:除非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被发现造假时,可以辩解为具体操作中一不小心疏忽了、输错了、忘记了等等。因为企业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被检察官写入483表。如果你承认了,483表里会直接写故意造假。而如果你不承认,483表里只能写涉嫌造假或没有证据表明未造假。# a( o, e2 T. Y. q) W

* {$ T' j3 h9 v# Q, {4. 适度引导检查重心:仔细观察检察官的表现,发现检察官的优势和劣势后可适度进行引导和规避。可以提供一份不痛不痒的内部自查报告将其引向不擅长的领域或是自己做得非常好的地方而规避检察官擅长的领域或企业有明显缺陷的地方。  l+ c# Y/ C. l' F! [- k
/ m) q0 `! M3 _6 P# R
5. 适度消耗检察官的时间:FDA检查官一般只有几天时间在工厂,有些药企甚至在公司的程序文件中规定只能给予最多3天的检查时间。在检查过程中,可以有意无意地耗费检察官的时间。例如用PPT进行公司详细介绍然后带领检察官详细参观生产过程。一般来说检查官对具体药品的生产过程不是非常了解,因此可详细介绍,一方面显示自己专业,另一方面也利用参观厂房耗费一些时间。; g$ b/ [4 x8 G0 s0 b3 I# ]$ }- M
! U' H! L- [. B+ X; t% i
6. 准备好一套案例供检查:有的检查官会偷懒地问“xxx方面的文件及案例找一份给我看一下”,直接递上事先精选过的完美案例。$ u$ a+ k: b2 o3 Z. t- Z. N* q
0 K8 P5 m6 C* g# V" w
7. 尽力减少483:检查官发现缺陷时,尽力与其沟通,提供足够的证据来劝说检察官放弃将此列为observation。末次会议上要认真阅读483表,有不同意见时要坚决提出,尽量抓住机会在检查官离开前,对缺陷进行解释。. p! n$ c' B; M, R( s1 [6 [

1 [$ X& Q  K  f" K7 y' B4)招待事项3 @! D1 @2 O/ y9 I' a: L5 @: h- v* Z
1. 检查前
3 M& h; s. i1 L给检察官如沐春风的感觉:制作一份审核行程安排,上面写清楚这几天的行程事项以及紧急情况时的联系方式,并告知检察官我们7x24,随时恭候吩咐。FDA到达酒店后不要急着离开,而应陪同他们check in, 因为有时酒店前台服务垃圾,需要你及时协调。Check in后双方确定第二天一早的接车时间,这是你就可以握手离开了。检查官第一天到达工厂时可以派美女或帅哥给其送上鲜花,然后将其带入会议室。泡上咖啡让其休息一会继而引荐其会见公司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每个人都与其寒暄几句以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建议每一位从检察官身边经过的公司员工都微笑地说一声:Good morning, welcome. 这叫训练有素。有一次我和FDA检查官刚下车准备进入公司大堂,就发现大堂里有人在大声喧哗,见到老外后发现不妥,掉脸就跑,给检察官留下不佳的印象。8 @: _3 h+ S3 w3 w

: F  m/ R" T8 P$ ]* F) t4 V, o2. 检查中
7 q0 z; B  v& o1 Y( z首次会议时,务必保证全员正装,总经理可以稍微休闲一点。首次会议时要做到多听少说、不要打断检查官讲话。之后进行公司介绍和参观时一定要请英语好的同事来讲,千万别某领导一句中文,某翻译一句英文,让人感觉很土鳖。中午的吃饭尽量外出去餐厅解决,饭后建议检察官休息。
! `, F. K" [* K6 ^; \4 g# w* `  % a* p/ r! K, v) X& _
五、如何回复483表
( w. z8 k: C+ Y* U$ u1)回复的紧迫性8 m4 a- m4 f2 `" O  X) P* X
FDA在发给企业483表后,企业有一段时间(一般为15个工作日)通过自身的整改来应对报告的回复。对483表的答复妥当,使FDA认定企业改进后已基本符合cGMP标准,便可避免FDA警告信的发出。如果企业对FDA483的答复草率且证据不充分,无法令FDA相信企业质量系统的严重缺陷已经改正,那么FDA将发出警告信敦促其整改。如企业的整改依旧不能令FDA满意,其最后的大招便是import alert进口禁令,这意味着这家企业的产品将无法在美国市场上销售。此外,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药监也倾向于跟随FDA进口禁令对企业进行调查。
6 R1 y6 s  k& E* H' k我建议在收到483表后,企业应立即组织管理层开会研讨,尽早形成方案以回复FDA。回复FDA之后如有措施还需时日才能完成,保持每周一次的更新,目的就是告诉FDA其483表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正在投入资源解决问题。希望以自己的主动和诚意打动FDA以避免更高级别的惩罚。5 E7 h6 r1 {+ s: ?* c7 `: b
0 O% e7 b+ E; S1 C
2)成立改善小组
0 @* h* Z% q6 F) Y; {: ?8 t0 j483表是FDA检查官个人根据其对cGMP原则的理解和核查经验对企业质量系统的做出的判定,并非所有判断都是绝对的符合实际情况。企业收到FDA检查员的483表后,相关人员应深入研读和判断,尤其是一线接受检查的人员要将检查过程和缺陷清楚地讲解给未直接参与的人员,直至其理解所有的问题,这点很重要。首先抽调相关部门成员成立专门的整改小组统筹改进工作。由于制定纠偏和预防措施需要跨部门的协调,可采用项目组的方法,将任务细分,并制定专门计划,客观的跟进,如实记录并review工作进程和结果。
- T1 ]5 {% M: y1 v3 `7 r% O6 A ' f9 G: v/ @+ T# E
3)彻底分析原因
; F, R. W$ @2 E" v: i. s原因分析的关键是在相关系统中发掘问题根源。483表中列出的缺陷很大程度上是深层次问题的表征,如果没有认清和铲除缺陷的根源,而仅仅针对表面问题本身做出改正,这很难保证相同的问题不会重现。原因分析的工具有传统的5M1E,鱼骨图,5个Why,但是建议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可以从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控制方法、员工管理等四个层面入手,分别找到原因。
. L4 {. ]  c' d: L" U6 Z; M * X0 T! S* d$ a& {
4)措施一一对应
& U" K% x; O. j& f  Y; t5 |( R纠正措施必须与缺陷及其原因一一对应,而预防措施不应仅限于483表中列出的具体缺陷,而应调查类似的缺陷是否也存在于其他部门。
3 \9 A* P% ~, r  h0 ]
# g5 b- w1 f) u+ L4 D, ~5)措施必须有效
$ Q/ ^  F0 A. k. `制定并实施措施后企业还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合理解决。比如,在实施改进的过程中,可以先制定一个合格的标准,最后以客观的数据表明执行的措施取得了既定的效果。正式的答复信应先陈述企业遵循相关法规的决心和承诺,以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此处可附上企业高层的承诺书,之后再描述改善措施。
$ X8 O5 {" D" P' y5 d6 h回复信的附件尽可能详细,至少应包括:2 u; b* ]' V0 D% G2 b
①修订后的文件(中英文版)
0 Y9 s- \- }& i+ i% x, u②相关人员的培训记录
) E$ W6 V/ q& C, H3 `③硬件改善后的照片
; c" ^( C/ M6 v④措施实施后的运行情况+ w2 G$ e0 @1 J0 {' M
⑤最新的外聘顾问、内部审计、管理评审的报告及改善措施. {$ i* S& O/ K& A! ~& Q

) k9 x8 z9 X- G, F六、质量大势探讨
3 i3 I4 i/ Z# l. t" `% `5 n1)中国特色的质量文化* A8 t" l# ?. a% f! z
我访问过数百家中国公司,深知很多中国企业对质量的态度:只要产品没问题客户没投诉就ok,至于质量体系、硬件不足啊,花点小钱修修补补就好,总之那都不叫事儿!其实这种对产品质量重视却对质量体系漠视造成了中国企业即使能做大也很难做强,即使能做强也很脆弱。 十几年来,中国医疗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年均20%的高速增长背后掩藏了很多弊病。赚钱容易、越赚越多导致谁也不想去管这些不断积聚的风险哪天会爆发。毕竟一个大公司里绝大部分员工都是打工者,此处干不下去,跳槽便是,只要不是领导抓现行谁也不会把造假当回事。毕竟当整个行业都造假成风而监管乏力时,不造假者除了吃亏还会被嘲笑。常常有企业老板向我大倒苦水:我们也知道造假不对,但是大环境下别人都造假也不出事,我不造假怎么生存呢?!有人曾说医疗企业应该携手净化市场环境,不造假不行贿,说得倒是很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然而我认为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太残酷。独善其身并不能兼济天下,因为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大环境下,老实人总是吃亏的。
9 o6 P3 K/ d* [" L2 d- X9 V7 Y! p" S * o2 `& @# D' ^" R
2)质量法规人才的困境
, z8 B1 r* S& D( g我从事质量法规工作十多年来,坦白说几乎没见过几个真正重视质量法规的老板。领导们最重视的一般是销售和研发,其次是物流和采购,而生产制造因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不受重视。质量法规呢,则是出事的时候极为重视,只要一段时间不出事就没人care了。最终造成医疗产业内的质量法规人才不断流失,因为待遇相较销售研发实在太低而且毫无激励,高手都想方设法转行了,留下一些菜鸟和新兵硬撑着。长此以往质量人才的dilemma就变成:
8 y* c4 f+ d5 C. u  ^2 G" `如果不出质量问题,老板觉得你啥事也没干,钱白给你了;
- L! g- h3 M) C& y; R  V如果质量问题不少,老板觉得你虽然干活了,但是水平太差不值得多给钱。
& Z5 v- K' B' I& _- F8 `, ]现在政府力推供给侧改革,高科技企业大谈华为经验。个人认为质量法规部门在响应政策号召和学习华为经验方面大有可为。做强而不仅仅是做大更符合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管理层要认识到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质量法规部门可利用自身对法规的熟悉、流程的了解以及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担当引领企业发展的角色。如若仅仅作为研发和销售的后勤和救火部门,将不利于自身乃至企业的成长。; r/ D+ V7 M5 k( B* l

9 L3 J+ T5 M% N" [3)低成本合规是否可行+ N3 v' ]# R/ x7 ?1 ]# T: X+ g
个人认为,从质量总成本理论和当前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及实际运营水平出发,低成本合规可以成为企业未来质量法规建设的合理目标。
# K4 {. e) I( e" }$ y6 ?低成本:确定好预防成本,鉴定成本的比例,做好内部外部损失成本的估算;
0 W8 J; x: p( a* t9 V' V* L9 b合规:公司内部程序文件一定要符合各国GMP法规要求,严格执行程序文件要求;8 J4 Y4 c, t. O3 {6 A4 j0 _! N$ Q5 p
关键:熟悉法规的条款及要求,了解合规的要点8 @$ B) [) g' |
建议:紧跟行业动态,紧盯检查热点,及时学习;
& S: G/ v1 P$ b3 S5 m: ]切忌:在法规无要求的地方投入过多,而在法规有要求的地方做得不够。
" _8 k- s' m+ @$ f& x " G2 [* j5 t, W& q
4)监管风暴还能吹多久 ; O0 W* t6 Q0 {
我认为,在当前造假成风的大环境下依靠几家行业大厂的自觉自律来引导风气是无法落实的,何况最近两年被查出大问题的不少都是如辉瑞、 GSK、海正等行业巨头。大佬尚且如此,小弟哪来动力呢?那么,究竟谁应该来承担职责?我认为是监管层!因为只有监管层才有这个权力,只有裁判公正了,球员才会愿意遵守规矩好好踢球。例如,FDA作为美国政府的执行机构,以保护美国国家利益及境内的消费者权益为目的,在严格执法方面走在了全球前列,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医药监管的标杆。$ G6 ^* F0 d, K# m/ r! b
9 N! g$ e& I  L! J, }$ ]
做假被普遍接受是中国药企的行业生态,然而2015年开始,一切都在暗暗改变。从微观层面来说,或许以彼得贝克为代表的资深检察官刮起了FDA痛杀数据完整性的风暴,然而从宏观层面来说,当中国和印度的医疗产业已经到了全民造假,求真者难生存时,一场颠覆行业生态的风暴就难以避免了,物极必反也就是这个道理。
! \. e) P& {. z; L
0 L+ E. R; {5 g; I4 O1 X从美国FDA以数据完整性为剑痛斩中印制药业到中国CFDA近期批量退回涉嫌临床试验造假的批件,一场严打造假的风暴已经刮起,我常说:“风既然来了,一时半会不会走,那么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也常常感叹中国的医疗企业就像一辆没有安全气囊却在高速狂奔的破车。中国文化倾向以发展来解决问题,只要有漂亮的业绩报表其它一切都是浮云。然而走到今天,我们或许不得不停下脚步想一想:我们多年来赖以“高速增长”的逻辑是否还能持续?
8 n- H' }3 @8 F3 N/ A8 i$ ~作者:小李飞刀# A( N. S; c% O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4-8 09:50 AM , Processed in 0.116454 second(s), 19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