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达比加群是否需要剂量监测?BMJ PUSH PRADAXA'S PATH TO DOSE MONITORING 8 w( S! g! d Q+ s- ~
关键字: FDAPradaxa达比加群 2014-09-12 17:13BMJ & n$ c6 M1 O; B0 E4 x0 Y D" B1 f. F/ T
来自英国伦敦的报道表示,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保留了由监管者所掌握的关于直接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Pradaxa)安全性的重要信息,目的是为了该药物非瓣膜性房颤适应证的获批。日前,四篇有关达比加群是否应监测等相关话题的报道发布于《英国医学杂志》(BMJ)。 % K! c5 i! t& i% e/ b
+ l+ o+ J7 u. D2 u. X5 K( E 来自英国伦敦的报道表示,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保留了由监管者所掌握的关于直接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Pradaxa)安全性的重要信息,目的是为了该药物非瓣膜性房颤适应证的获批。日前,四篇有关达比加群是否应监测等相关话题的报道发布于《英国医学杂志》(BMJ)。 " z; C4 A) S" I$ t1 p7 ]8 _& v9 b
, ~- p2 F% D) Y; Y' Y8 J. m0 w 据报道,公司从未公布与美国或欧洲的监管机构共同分析所得的结果:当达比加群在抗凝作用监测下指导用药剂量,出血风险将显著下降。这一信息一直掌握在监管者手中,他们争论到,这一消息的公布会导致达比加群市场策略的受挫——以毋须监测的抗凝药物取代须频繁监测的华法林。报道同时宣称,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保留了至少是部分研究者的一致结论,而这一未公布于众的结论恰是:“在抗凝作用监测下指导达比加群用药剂量,对比达比加群固定剂量抗凝,将同时提高有效终点及安全终点的获益;对比华法林有效抗凝,亦增加上述双重终点获益。” # x( v4 ]% r' x# K$ j( v* r; g ! r4 `! m( A4 x" e4 w* R) w
事实上,业界对达比加群疗效具有挑剔性的关注始终使该药步履艰难。尤其美国一项房颤研究公布了达比加群不容乐观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监管者们对达比加群使用剂量与血药浓度的喋喋不休,使达比加群的安全性一度遭到质疑。据相关资料显示,RE-LY研究其中一个关键的第三期试验已证实:“达比加群潜在出血风险高于在前期试验中所公诸于众的数据。” 8 t# H1 M, t. U- k$ t! Z; e, E: h; {% K7 L BMJ使用三个报道和一个社论,内容详尽、角度全面,挑战RE-LY试验的“试验设计”与“流程管理”,并质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并一定意义上连带欧盟药品管理局(EMA)只通过如此迅速且不完整的药物评估,即批准达比加群用于非瓣膜性房颤的抗凝治疗。 * x0 N* b2 F/ D" X- ^& O- K K
/ D4 a9 V) Q- E6 {% H2 P( H
作为对BMJ报道的回应,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作出一项申明,申明标题的截取内容为,“《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对达比加群具有偏见的文章……所涉及的部分报道并不是出自杂志所刊登的原始研究数据。”申明强调,“BMJ 许多的声称只是重复报道多月前一些传媒所报道的内容,并这些内容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早已公布于世。” $ v( u* z' Q8 l* ?
+ s/ Q# B* i! ^/ U: H3 g4 X. _( _
申明继续表示,“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已完整地提供监管者所有有关药物研究的数据资料及循证分析,足以证实达比加群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FDA与EMA也已证实了RE-LY试验的研究结论。BMJ 是在已获得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上述资料的情况下,故意回避对内容进行完整性报道。” ! R5 C$ s6 m- I+ \: v2 A0 Y 5 `8 J p) m6 l# f2 z补充阅读 ; E3 l" L2 r; @5 K6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