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检验那回事之九——影响溶出度/释放度测定结果的因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7-24 21:1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检验那回事之九——影响溶出度/释放度测定结果的因素(原创)2014-07-24 蒲公英

世界杯结束了,还是没班上,在家闲得难受,想来想去,再写点东西吧,写什么呢,可能没写的比较大的一块就是溶出度了。但想想现在网上东西也比较多,什么一致性呀、方法建立呀,都已经成套的东西了,写出来可能就会让人感觉是抄的,算了吧,还是写点别人不常写的(没准之前写了很多的人很少做实验,当然我也很少做,不过我喜欢安排人做,我总结),希望能够给一线的操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而不是“我设计了一套方案,你们去做吧”,一方面是死也死得明白,没准还可以重生。

这次的主题是关于在溶出度/释放度检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提供检验人员调查之用,至于说方法建立/一致性之类的,如果感兴趣,后面可以讨论,这将不作为正文的主要内容。

由于经历所限,本文所指的方法主要是桨法和篮法(小杯法是中国独创,意义不大,没准哪天又被删了,但可以参考上述二法),USP中其他的一堆方法就不要往里套了。

1、仪器因素(这里针对溶出仪)

把这一部分放在最前面,是因为仪器是我们的工具,它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并且能够在实验室间重现。

1)是否使用对了合适的装置,这个内容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对于溶出仪来说,除了装置I和装置II以外,还有沉降蓝一说,如果该使用而没使用的话,样品漂浮起来可不是盖的,你本来缓释的可就变成了速释的了。

2)桨板和转篮的规格,这个大家说有什么问题,不是标准配置吗,但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国内外的规格范围,没准会在其中发现什么秘密,有没有影响有多少影响不好说,但如果不同仪器不重现的话这可能也是调查的内容之一。

3)桨杆的垂直度、晃动度和振动,这不用说了,任何偏离都可能带来测定结果的变化,这些项目应定期确认,建议不超过半年(所有都做了实际校正片意义不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可能的话,建议每台仪器、每个位置固定使用同一个杯子、杆/桨,也就是要编好号,对号入座,这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脚正也怕鞋歪,你确认通过了使用时换了位置,没准就会有问题。

4)转速,这也不用太说,发现问题最早要排除的对象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台仪器不同杯之间的速度并不一定都是相同的,有可能只是其中一两个位置有问题,所以你要确定每杯中的转速都是符合要求的。

5)介质温度,这里要说明的是介质温度与水浴温度可能是不同的,可能会滞后一些,所以下样时一定要注意各杯中介质的温度都要稳定了,如果可能的话,要有持续监测介质温度的探头以确保在溶出(尤其是释放)过程中介质的温度没有问题。

2、样品因素

确定是否是样品问题,往往同步进行对照样品(经检验符合要求的样品)的检测,比如四杯“问题”样品,四杯留样,同一台溶出仪/HPLC检测,观察现象(包括崩解时间),当二者没有明显差别时,那很有可能不是溶出/样品的问题,很有可能是检测的问题(例如HPLC、对照品等,当然也不能排除低溶解度样品由于粒度大小不同而造成溶解性差异等情况,这个不是绝对的,需要后续调查);而有的样品可能会出现不崩解或者漂浮甚至样品不溶解(而对照样品没有),这时就基本可以判定是样品的问题,要么是生产的问题要么是稳定性问题。

当然我在蒲公英上也举过一个OOS调查的例子(http://www.ouryao.com/thread-240448-1-1.html),恰恰是样品外观上看起来细粉略多一些,但调查结果证明了OOS正是由于样品问题引起的。

3、检验方法方面

这里要从两个大方向来说,一是检验,也就是溶出仪的角度;二是检测,也就是HPLC/UV等。

1)检验

A、取样位置,这方面问题比较小,但要注意的是使用自动取样装置时,如果介质量比较少(例如500ml)的话,由于在线过滤器的原因可能很难保证取样头在桨/篮水平面与介质水平面中间,所以这时可能要做出点牺牲,当然牺牲的不应该是取样位置。

B、样品过滤吸附,药典的方法一般都是取样之后过滤,取续滤液检测或稀释,但此时由于取样量比较少,有的人为了好滤还使用直径比较大的滤膜(例如ɸ25的),此时就会存在样品被吸附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小规格制剂。所以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选择离心法(当然这一般不是药典规定的方法),另一种方法就是要筛选合适的滤过体积,需要注意的是,在针对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膜进行验证,而且对于筛选出来的也不是仅以一个滤膜的结果来说明,因确保多膜均能保证。筛选时可以使用同浓度同介质的对照品溶液进行。筛选好的厂家规格和材质应写入相应品种的SOP中。

C、滤器干扰,这也包括滤膜和在线滤头。由于国产玻璃仪器的质量比较差,现在很多检验员在溶出过滤时采用的是密封性较好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我就分别遇到过注射器和在线滤头干扰的例子,也就是说由于滤器中有化学成分的残留,进而导致在过滤过程中滤到样品中去,而在样品检测时恰恰又被检出(可能与主峰分离,但这种情况仍需调查),开始的时候调查过两三支注射器没发现问题,调查了一大圈,又回来做大量的调查,结果发现有的注射器有残留,有的没有,检测中发现的正好有,初始调查时正好没有,所以你在使用某家滤器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即使不干扰你测定,你也要写做SOP中,说明在RRT多少多少处的色谱峰为某某滤器的残留(必要时附图谱)。

除了这些情况,还遇到过溶出介质的量加错了的时候,不过还没检测就发现了,但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在检测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要轻易把样品溶液全部给倒掉和清洁了,否则这种情况可能死都发现不了。

2)检测

可能对于HPLC来说,重要的是介质/残留物等不干扰测定,对照品溶液配错了这里就不要放在这里说了,下面重点讲UV法。

作为溶出度检测最重要的检测方法之一,UV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等特点,当然其最大的缺点是专属性差和线性范围窄。我前家单位有一个控释品种,也不知道是哪个“专家”批的,紫外线性法,关键的是首个释放度紫外值大概不到0.02,最后一个时间点大概在0.1左右。有人说,那你不会用长池吗,用长池紫外值不就大了吗!但客观存在时,如果有干扰,干扰也会随着池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比例不变。我刚到公司在检测过程中,甚至有人汇报给我,说首个时间点检测结果为负的。我说这怎么可能,你用的是同一批溶剂吗,说是呀,你说你再配一个介质试一下,结果数据正常了(当然这个正常结果是不能要的)。原来他在介质转入溶出杯后,剩下的介质给转移到一个量杯中,而这个量杯可能含有一点点东西,就造成了数据结果的偏差,而对照品溶液是用这个量杯内的介质配制的所以没有发现问题,所以最张的办法是,1)用转移介质到溶出杯的量筒将剩余的介质;2)要有介质相对空白的吸收值做参考。再进一步,要求所有的试管在清洁后必须加入规定量的纯化水检测UV值,只有小于一定值后才能倒置干燥后使用。再进一步,要求观察释放度检测最后一个时间点取样后样品的现象,由于标示含量中值为110%,所以如果小孔内有红色助推层溢出,则证明最后一个时间点的释放度约为110%,检测结果过高或过低均可能是由于释放介质被污染造成的。

这只是一个案例,当然还要注意的时,对于释放度检测来说(包括一致性),溶出度计算结果的累计是必须的,尤其是对于每个时间点取样量比较大的方法。

还有就是样品编码一定要清楚,尤其是样品数量非常大时,包括样品在HPLC中的放置必须严格与Sequence一致,检测前一定要Double Check一下,比较好的建议是如果可能的话不要蛇形排列,而是一列放6个样品。

4、人员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里就不说了。

本文由论坛蒲友hongwei2000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静悄悄 发表于 2014-7-25 06:24:58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11-25 07:50 PM , Processed in 0.092305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