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标题: 一位喜欢酒后吹牛的药剂学工作者传递给年轻人的正能量 [打印本页]

作者: 北京-丹丹    时间: 2014-12-22 04:51 PM
标题: 一位喜欢酒后吹牛的药剂学工作者传递给年轻人的正能量
本帖最后由 北京-丹丹 于 2015-1-7 01:02 PM 编辑

酒后
[attach]2678[/attach]

前言
人老了,总想为后人留下点什么。思来想去,还是打开了电脑,把我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记录了下来,一方面想向年轻人传递一些正能量,同时,也是抛砖引玉,介绍一些教科书本上学不到的专业知识。既有成功喜悦,也有深刻失败的教训。
职业生涯的起步
   1971年8月25号,我中学没毕业(在农村参加集体劳动半年)就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实验场工作,日常工作是南方植物药的管理(温室管理)。1974年8月,经自己的师父代为报名,再经单位各科室七评八议(要求是自报公议),稀里糊涂就进了广州中山大学化学系的大门,学习高分子化学专业。学习了三年零四个月,又回到了药物所。在临毕业前半年,考虑回原单位自己能做啥?就查阅一些国内外有关高分子在药学方面应用的文献,还真查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功能性高分子、低分子药物高分子化、药用辅料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以及微型胶囊技术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觉得回所后一定有用武之地,所以,满怀信心回到了药物所。
     药物所前身是国民党时期的中央卫生实验研究院,但到我回所那时,一直没有药物制剂研究室,仅有一个制剂组,这个组就两个人,还放在药厂(现在的北京协和药厂,以前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实验药厂),任务是配合研究科室和车间做一些样品的试制和生产。当时,整个药物所就没人愿意搞制剂研究,也没这个条件。我回所后一个月,经过与原制剂组其中一位人员商量,并经领导批准,换到了制剂组工作(在合成组工作了一个月)。从此开始了我的药剂学研究的职业之旅。
到制剂组工作初期,除了探索做一些制剂研究方面的试验和配合新药的试生产外,自己在业务学习方面一直没有放松要求,翻译了一本日本内藤俊一教授撰写的《生物药剂学》专著,还写了两篇药剂学研究综述,《抗癌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和《固体分散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受益匪浅。曾经分别带着两篇综述参加了两次全国药剂学术会议,了解了国内外药剂学教学、科研以及生产各领域的现状,当时感觉自己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员(北京称非科班出身),所学到的内容有些还没有列入国内药学院校的教学课程,更谈不上开展研究,感觉自己是超了近路,在知识层次方面进入了国内药剂学科的前沿,多少有些沾沾自喜。
后来,也许就是这种沾沾自喜,滋长了一些骄傲自大的情绪。当时的直接领导想把我的实验室撤销(制剂组另一位成员,也是我的老师陶忠华教授是中国驻美大使馆科技参赞夫人,带了我两年后她就去了美国),而我执意坚持不给腾实验室,他就把两名新安排进制剂组的人员调离了制剂组。因为我一心想把药物所的制剂研究学科搞起来,没想到确成了孤家寡人,情绪上就与这位领导更加对立,矛盾逐渐升级,一度双方搞得剑拔弩张,有时甚至互拍桌子。当时药物研究所的领导经过调查,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后决定,为了缓解我们之间的矛盾,也为了药物所能早日建立药剂研究学科,决定派我到北医药学系药剂教研室进修学习。因为我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药剂学这门学科,2年多的实践也感觉到自己专业知识欠缺不足,需要补充营养,有这样一个机会当然是求之不得的。至今感激当时药物所领导的决定。
北医进修突发奇想
我于1980年7月至1981年7月到北医(现在的北大医学部)药剂教研室进修一年, 有课时听课, 没课时做试验。由于课程不多,时间比较充裕,我突发奇想:我翻译的那本生物药剂学专著中很大篇幅是药代动力学,国内药学院校已经准备开始尝试开这门课程,对于那些药代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公式,学生一定会感到枯燥无味,自己何不花点儿时间,把这些数学模型公式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写一本药代动力学数学原理浅论,也许能促进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或者说让大家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当然也想过,对于那些对高等数学没兴趣的同学,更没兴趣看我的药代动力学数学原理浅论。
说干就干,于是我每天晚上回到宿舍(住校)就开始撰写《药代动力学数学原理浅论》手稿。把药代动力学的各种数学模型公式,包括线性数学模型一室、二室和三室模型以及非线性数学模型公式推导了一遍又一遍,搞清了这些数学模型的来龙去脉,用了近两个学期的夜晚,最终完稿。曾经找到科学院数学所的老师帮我修改,数学所的老师看后说我用的数学方法太老了,建议我用工程数学的方法改写。我没学过工程数学,也没时间再在这方面深造,所以就把手稿放入箱底留作纪念了。
虽然到现在我已经把那些自己当时已经知道的药代动力学数学模型的所以然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但仍不后悔那段学习时间给自己带来的精神鼓舞以及对本专业的热爱。有人可能会问,药代动力学跟药剂学分属两个学科,应该不属于药剂学的研究范畴。其实,当时中国还没有生物药剂学和药代动力学这两门学科,或者说教学上也才开始探讨起步,而我翻译的生物药剂学专著中包含了这两门学科,而且,我坚信药代动力学对药剂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知识的积累对我后来的科研工作确实起到了实际效果。
进修期间的实验室研究内容是精神类药物安定增溶的研究,虽然没有发表论文,但那段实验室的基础训练为日后从事的科研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实验室规范操作的基础。感恩北医药剂教研室对我的培养。
职业生涯处女作—联苯双酯滴丸
从北医药学系进修完回到药物所,跟我有矛盾的直接领导因患肝硬化腹水住了医院。我到医院给他陪床,他跟我表达了歉意,我们也就冰释前嫌。后来他在医院病逝了,药厂也换了新领导,新领导对我想建立药物所制剂学科的想法非常赞成,并从科研资金方面给与了大力支持。从而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应该说,我是幸运的,当时,所里开发了一种创新药叫联苯双酯,最早制成片剂,但是药物代谢研究表明,联苯双酯片剂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服药剂量的20%,80%均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我申请了这个药物剂型改造的任务。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是药物所建所至今,唯一一名在任实习研究员期间申请课题,被批准并最终取得满意结果的(有档案可查)初级研究人员。
接下这个研究课题后,利用自己前边这几年学到的药剂学专业知识,尤其是那篇《固体分散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综述所归纳的知识,设计了五种联苯双酯固体分散制剂,首先在兔子身上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筛选处方,没想到一把中的。设计的五种固体分散制剂处方,均较普通片剂的生物利用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药时曲线下面积最高者(联苯双酯滴丸)是片剂的12倍,我和课题组的同志们异常兴奋,忘记了几个月吃、住、干在实验室的疲劳(60只兔子血、尿、粪的HPLC数据测定),进一步完成了大、小鼠以及正常人体生物利用度的比较,联苯双酯滴丸在大、小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是原料药悬液灌胃给药的5倍,在人体相对口服生物利用度是普通片剂的3倍。之后,经过临床验证,联苯双酯滴丸7.5mg剂量与普通片剂25mg剂量的治疗效果相当,从此,一种新产品终于可以面世了。
为了尽快将产品投放市场,我还组织并参与了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试车和生产等一系列工作,最终投入批量生产。这个产品于1987年获得了欧盟尤里卡国际金奖,并被收载入中国药典。这个产品是药物研究所第一个经过制剂研究开发出的产品,也是我职业生涯的处女作。在药学学报发表了两篇论文《联苯双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和《联苯双酯制剂物理药剂学的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被一些药剂学教科书引用作为固体分散制剂研究的经典案例。
由衷的感谢强则银厂长当年对我的鼓励、信任和支持。也由衷的感谢我的老师陶忠华教授,是她从我一进实验室就给了我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从来不约束我在科研方面的想法,任我自由发挥。
国内首个维生素D强化牛奶产品
90年代初,北京市科委制定的科研项目表中,有一项是在牛奶中添加适量维生素D,以期预防婴幼儿缺钙和老年人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该科研项目是国家领导人陈云的夫人于若木同志以及北大医院著名婴幼儿营养学专家秦振庭教授提出并倡议的,北京婴幼儿食品营养中心主任蒋月英教授牵头,她找到我,问我能不能接下工艺研究课题部分。我问她有没有具体要求,她提出了三条要求:
1.必须使用无毒无害的天然添加剂;
2.必须保证每瓶牛奶中含有的维生素D剂量准确;
3.工艺必须适合工业化投产。
我同意接手了这个项目,并开始着手实验方案的设计。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极强的成分,若要将维生素D均匀的分散于牛奶中,必须先采用脂溶性溶剂将其溶解,由于必须选择天然添加剂,自然想到了食用植物油,我想这是任何一位药剂学工程师都能想到的。其次是乳化分散问题,要想将维生素D均匀分散在牛奶中,乳化剂是必不可少的,在选择天然乳化剂方面可以考虑的是阿拉伯胶和卵磷脂等,但阿拉伯胶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且是舶来品,卵磷脂虽然在药物制剂处方中常用作乳化剂,但对生产设备及制备工艺的要求比较高。由卵磷脂延伸考虑到是否能够用鸡蛋来代替卵磷脂。于是分别采用蛋清或蛋黄作为乳化剂分散植物油的试验,结果乳化分散效果均不够理想。当使用全蛋(蛋壳除外)进行上述试验时,神奇的结果令我眼前一亮,植物油在蛋清与蛋黄的综合作用下,可以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推论在蛋清与蛋黄的综合作用下,含有维生素D的植物油溶液更应该容易均匀的分散在牛奶中,因为牛奶本身也含有乳化剂成分,比水更具有使植物油和维生素D均匀分散的环境因子。
那段时间每个周末都是乘约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再步行40分钟,去郊区的乳品厂做试验。初步方案设计完成后,在乳品厂工程师的配合下,调试好生产设备,进行了工业化试生产,仅需几十枚鸡蛋即可制备出几十吨的强化维生素D牛奶,生产出的产品经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检测,每瓶牛奶含有的维生素D含量均匀准确。
应该说,在该项目中乳化剂的选择是最大的亮点,因为在教科书中没有任何关于鸡蛋全蛋作为乳化剂的记载。鸡蛋不仅满足了将含有维生素D的植物油溶液在牛奶中乳化要求,而且绝对属于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天然营养品。产品试生产成功后,在轻工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会上,顺利通过了鉴定与验收,乳品厂还给我发了一份特别奖励,一块咖啡色布料,我后来用这块布料做了一身西服,穿了一次,就放入箱子里留作纪念了。
虽然,这个项目不属于药物研究所立项的项目,完全是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每次去乳品厂做试验还要走那么远的路,也没有任何报酬,还要自己掏路费,但当自己的方案被正式投入生产后,还是很有自豪感和成就感的。
此外,我还有一点体会想表达,英文药剂师一词的另一种含义是杂货店老板,这个词很科学。从事药剂研究工作的人还真是应该有杂货店老板的精神,什么都要学一点,尽可能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业余时间,我还写过一些综述,如《药物制剂调味学浅论》和《国外流化床及粉体技术略揽》等,都在全国药剂学术会议上做了大会演讲,也让国内同行了解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终于开始有制剂研究学科了。我发现写综述对于拓展自己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很有帮助的。
歪打正着的发明—微型抗早孕栓剂诞生记
卡前列甲酯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开发的国内首个一类全合成化学药品,是国家计生委6.5攻关计划项目之一。我作为药剂学科项目负责人接到这个项目后,对国外同类药的制剂剂型进行了分析,发现大部分采用栓剂剂型局部给药。我母亲是从事计划生育的医务工作者,在她的诊室曾经见到过一种避孕环上环器。于是想到,如果利用上环器将栓剂直接送到子宫腔内,更接近药物作用部位,也许效果会更理想。于是,我就自己画了模具图纸,请修理厂的师父帮我加工成模具,制备出卡前列甲酯的微型栓剂。那是一种直径2mm, 长度10mm的圆柱体栓剂。经药学研究后,制备出样品交给临床医生试用。当时是在北大医院、北京妇产、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友谊医院进行的临床研究,四家医院的临床医生中个别医院没有按照我的设想将微型栓剂送入宫腔,而是放到了宫腔外(阴道后穹窿)。初期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药在四家医院临床的有效率基本一致(没有统计学差异),且达到了预期要求。但是也带来了一个疑问:既然将栓剂放在宫腔内与放在宫腔外给药的效果没有差别,还是放在宫腔外更安全些,毕竟可减少宫腔内污染的机会,临床研究讨论会的结论对这种微型栓剂宫内给药设计给予了否定。既然微型栓设计失败,就改回了普通栓剂(有标准化模具和工业化生产设备)。普通栓剂的临床观察结果出来了,大家都傻了眼,因为临床有效率一下就降低了40%,这对国家6.5攻关任务的完成带来了巨大的问号。经课题组及时开会讨论,决定仍改回微型栓设计方案,后来顺利通过了国家计生委对该项目的验收,并获得了国家一类新药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这个产品在东北制药总厂投入生产后,我又到工厂提出了模具修改方案,即在栓剂总重不变的情况下,将栓剂改成短粗型(相当于片剂),便于浇注模具时排气,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这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产品也被中国药典收载。微型栓的设计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从国家药典收载的质量标准也看不出卡前列甲酯微型栓的设计初衷与曲折。希望留此文字,供国内的药剂学工作者参考。
这个项目给我的提示是:高活性低剂量的药物制备栓剂时,制成微型栓剂,吸收效果一定会更好。搞科研应该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才能创新,学科才能发展,科技才能进步,并且失败确实孕育着成功。
日本进修一年的收获
我曾于1986年12月至1987年12月到日本星药科大学进修一年,师从国际药学联盟副主席永井恒司教授。研究课题是地高辛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这个项目是我自己选的。导师问我为什么选这个题目,我说,第一,透皮吸收是当时国际药剂学界的热门研究领域,第二,中国有一种植物叫黄花夹竹桃,这种植物果实中含有的黄花夹竹桃甙,具有与地高辛同样的药理学特征和临床治疗作用,且剂量几乎相同。如果证实地高辛可以通过透皮吸收,黄花夹竹桃甙也应该可以研发成透皮吸收制剂。导师对我的想法非常感兴趣,同意了我的立项要求。做这个课题代价是巨大的,导师专门从仪器公司花费重金给我租用了一台荧光免疫测定仪,以满足超微量体内血药浓度(pg级)测定的要求。后来,论文在日本药剂学年会上发表,在日本药剂学界也算引起了一点点轰动,还有两家报纸报道了我们的研究进展。遗憾的是回国后由于条件的限制,我没能对黄花夹竹桃甙的透皮吸收做进一步的研究。这项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DDS药剂专业杂志上。
在日本进修一年,深感日本人的敬业、严谨和团队合作精神值得我们国人钦佩与学习,在那里度过了辛苦和愉快的一年。
安丁苯酞缓释片—未能上市新制剂的发明与发现
1984年,所里给我们制剂组下达了一项研究课题,研制安丁苯酞缓释制剂。这是一个创新的抗癫痫新药,由于该化合物给动物灌胃和人体口服普通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药物在体内迅速被吸收,0.5小时即可达到血药浓度高峰,2小时已经测不到血中浓度。既然是抗癫痫药物,要想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每天必须多次服药,但多次服药对正常人来说,依存性(顺应性)已经很差了,对癫痫患者来说就更是不可想象的。我把这个项目安排给一位当时新毕业来我所就职的药剂学硕士(此时制剂组已经扩大到6个人),并给她配备了两名助手。这个课题组夜以继日的工作,通过体外溶出试验对自行设计处方的缓释性能进行评价筛选,筛选出缓释效果较好的处方后,再进行动物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历经约两年,设计并筛选了上百个处方,至1986年9月,也没筛选出一种人体口服后有缓释作用的处方。当时这位硕士已联系了到美国留学,所领导要求我接手继续把这项课题完成。我分析了这个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觉得改变其体内吸收窗的位置,也许能够达到缓释效果。于是,把制剂设计成肠溶片,直接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考察(课题组人员自己作为人体试验志愿受试者),在初步预实验看到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后,接着进行了拉丁方设计的交叉服药试验(感谢这些勇敢的志愿受试者),结果表明:每12小时服药一次肠溶片,连续服药72小时,从第三次服药开始就获得了非常理想的稳态血药水平曲线。
遗憾的是,在后来进行的长期毒性研究中发现,该化合物有较强的肾毒性,项目最终下马。既没有研发成产品上市,也没有发表论文(另有内情),但给我留下的启示是,对于以胃内吸收迅速的药物,如果让它在肠内吸收,不失为缓释制剂处方设计可供选择的方案之一。
这个故事还有一点重要的提示,就是别把体外溶出试验当做法宝,那只是一个物理指标,而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体内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数据的评价上来。这里还有个概念想补充一下,缓释是目的,肠溶是手段,只要缓释目的达到了,采用什么手段都可以称之为缓释制剂。
酒后首仿的突破—国内首家投产的奥美拉唑微丸诞生记
每年冬天都会找一天与伙伴们相约到一位朋友家吃东北的酸菜白肉,喝点儿小酒,吹吹牛。这一年我接受了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的研究课题,因为当时的原料药很少,每次试验只能提供2-3g原料药进行制剂处方与工艺研究,当时既没有专用设备,原料药又少,对制剂研发工作带来很大困扰,苦思冥想仍找不到突破的办法。又到了吃酸菜白肉喝小酒的日子,试验仍没有进展,但酒还得喝。酒足饭饱之后已是深夜,回到家敲门,老婆没听见(里外间,她带孩子住里间),我迷迷糊糊的以为老婆生气了,也就没再坚持敲门,反身就去了实验室,在实验室沏了杯热茶,去去酒劲,开始继续思考如何突破瓶颈。突然想到摇煤球的原理(中学时代曾在家里帮爸爸摇过),顿时来了精神,找出药用辅料,就开始干了起来,经过调整辅料和处方比例,到凌晨4-5点钟时,终于见到了曙光,一颗颗椭圆型的微丸出现在眼前,又重复了几次,重现性良好。让我看到了完成课题的希望。所领导组织召开课题组讨论会时,所长问我既然制备微丸的工艺都解决了,你们的工作还要多久能够完成,我脱口说已经有95%的把握了,应该很快吧。没想到,这5%又耗费了我们几个月的时间。微丸虽然能做出来了,但包肠溶衣就是包不上,后来再开会,所长问起时,只好说即使百分之一解决不了,也是百分之百过不了关。最后还是借助放大镜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辅料中的甘露醇粉碎细度不够,制成微丸后,总能观察到有少量甘露醇晶体粘附在微丸的表面,这些粘附在微丸表面的甘露醇晶体很难被包上,且易于溶解,导致肠溶微丸的耐酸力下降。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通百通,最终顺利的将课题完成了,并且成为国内的首仿产品。最终这个产品由江苏常州四药有限公司推广上市。
根据手工操作的原理,我还设计并申请了一篇球型颗粒制造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虽然没有实施,也算是自己一番心血的总结吧。
热心帮忙惹的祸
一家医药销售公司委托某制药企业生产雷贝拉唑肠溶片,片剂溶出总是不合格,市场又很好,所以该公司领导很着急,让我帮助调整处方。我们经过摸索,给他们提供了两个处方,一个处方加入磷酸氢钙,另一个处方加入碳酸钙作为硬度增强剂,这两种处方的溶出均达到了质量标准的溶出限度要求。我没多想就同意将磷酸氢钙的处方投入生产,但确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要求企业进行稳定性评价,就直接投入了生产,并在市场上铺了约价值两千万元的货,三个月后,市场反馈信息表明,产品出现大量变色,要求马上退货。该公司领导叫我过去商量解决办法。我首先承认了自己的失误,没有提醒企业进行稳定性考察,由于我的失误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心感愧疚。那位公司领导说只希望我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关于经济损失问题不要有思想负担。幸亏我们还有备用方案,于是我提出按第二套处方设计方案(加碳酸钙方案)生产样品,经稳定性加速试验考察,证明稳定性没有问题后再上市。最终第二方案证明可行,该制药企业终于可以将这个产品放心地投放市场了。分析第一个处方方案失败的原因,应该是磷酸氢钙的氢离子对质子泵抑制剂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提供这个处方时就应该想到这一点),还是自己工作态度不严谨才给企业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这件事虽然是给朋友帮忙,自己也不必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但心里一直感到很自责。这件事提醒我,凡是即将投产的产品,一定要斟酌仔细,在充分确定研究数据完整,且没有明显后遗症时,才能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这件事至今让我心有余悸。
产品已上市多年,别人才申请的专利
   2013年的某一天,一位朋友拿了篇多西他赛注射液的专利给我看,意思是国内某上市公司想买这个专利,让我帮忙参谋参谋,看完专利我乐了。为啥?这又引出了一段故事。大约10多年前,一位朋友找到我,让我帮他开发多西他赛注射液,并带来了国外原研产品。原研产品是两支西林瓶的复合包装,一支为含有主药的黏稠液体(聚山梨酯80为溶剂),另一支则为水性稀释液。我当时觉得粘稠液体在生产上有困难,尤其是不能高温灭菌,除菌过滤效率又低,我认为这样的制剂设计不合理。因为有紫杉醇注射液的开发经验,我就考虑在开发这个产品时改为单支包装。我答应那位朋友按我的想法做些样品,如果证明我的方案可行,再签技术合作合同。试验成功了,我们有独创性的开发了这个产品,最终获得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上边提到的那篇专利就是我约10多年前的单支设计方案,还申请了专利,这不能不说是个笑话。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国外设计的处方也不一定全是先进的,我们应该勇于创新,有创新才能有发展。针对国内药品审评一味的要求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一致性,我认为应该区别对待,不能完全迷信国外的东西。此外,2013年美国药典也收载了多西他赛单支包装的注射液,我们的设计比国外提前了10多年。
对药物制剂研发工作的几点经验
自己从事药剂学研究领域的工作有36年多了,研发的项目既有国内首创,也有仿制国外,研发的产品达几十个。从一个中学没毕业且非科班出身的工农兵大学生,到曾任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第3和第4届专业委员会委员,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通过本吹牛文向后来者传递一些正能量和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以下总结了几点经验供后来者参考。
1.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 处方设计需要考虑处方设计最简原则,以期使产品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
2. 药物制剂最终的适用对象是人体,并且必将经药厂生产走向市场,所以,在处方和工艺设计方面,既要考虑人体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考虑生产成本及工艺操作的可行性。
3. 药品的溶出曲线只是一种物理性指标, 最终还是应该以人体药代动力学数据评价为主。
5. 新药或仿制药的处方设计不应崇洋媚外,必须培养自己的独创能力。
6. 制剂研发人员在设计处方和制定生产工艺方案时,必须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应该征求并尊重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意见。
最后,向多位曾经跟我一起合作并奋斗过的同事和朋友们致谢!我们共享所获得的荣誉与经验。感谢药物所的刘玉玲教授及其同事们,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建立了药物所正规的药剂研究室,已经且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药剂学科研成果,是他们帮我完成了夙愿。

                              一位喜欢酒后吹牛的药剂学工作者
                                       2014.12.20


作者: 北京-丹丹    时间: 2014-12-23 09:00 PM
再次推荐!
作者: 北京-丹丹    时间: 2015-1-6 08:17 PM

再次推荐!
作者: 静悄悄    时间: 2015-1-7 12:46 PM
给力的帖子

作者: 玄冰影    时间: 2015-1-7 01:15 PM
值得学习啊
作者: henryyelei    时间: 2015-1-7 01:27 PM
,给力的帖子
作者: donglianglyf    时间: 2015-1-7 01:47 PM
值得学习学习。
作者: miaomiao    时间: 2015-1-7 01:59 PM
正能量!受益匪浅!
作者: jin    时间: 2015-1-7 02:00 PM
敬佩!!!!!!
作者: 微小兔    时间: 2015-1-7 02:01 PM
很受启发~自己还要继续学习
作者: mengyuan    时间: 2015-1-7 02:07 PM
太牛了!榜样啊!谢谢分享
作者: sarawl    时间: 2015-1-7 02:23 PM
学习是无止境的,启发了
作者: fengdance    时间: 2015-1-7 02:25 PM
全是吹牛
作者: 345147274    时间: 2015-1-7 03:39 PM
年轻的冲劲与成熟后的总结 谢谢分享
作者: 医药翻译网    时间: 2015-4-3 03:43 PM
当你老了,你也吹牛


作者: e_mailshuyu    时间: 2015-6-29 09:14 AM
向前辈学习,学无止境。
作者: whaolovehe    时间: 2015-8-26 02:05 PM
医药界的正能量,给小屁民一点动力和希望!
作者: 吖清    时间: 2015-12-19 11:32 AM
很给力
作者: 狗叼smile    时间: 2016-5-15 09:16 AM
吹吹更健康啊
作者: xylvanas    时间: 2016-6-6 09:02 PM
这是真牛啊,不是吹的
作者: xterra2012    时间: 2017-4-17 08:38 AM
thanks a lot
作者: iceteattqq    时间: 2017-4-17 10:56 AM
值得学习,我们还在努力奋斗的道路上
作者: xterra2012    时间: 2017-4-27 04:03 PM
thanks a lot
作者: goov0225    时间: 2017-4-28 05:38 PM
值得敬佩的学者,
作者: qqpsly    时间: 2017-4-28 06:39 PM
感谢分享!!!!!!!!!!!!!!
作者: jshhm    时间: 2017-6-8 09:29 AM
点赞!我的路还很长,还要努力。
作者: wuweixiaozi    时间: 2017-6-8 02:22 PM
“设计的五种固体分散制剂处方,均较普通片剂的生物利用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药时曲线下面积最高者(联苯双酯滴丸)是片剂的12倍”,滴丸剂型按100%吸收,除以12,片剂的生物利用度只有8.3%?
作者: ires    时间: 2017-6-8 03:11 PM
学习了!
作者: guiguia    时间: 2018-4-12 03:32 PM
谢谢分享,非常佩服
作者: 槿汐    时间: 2018-10-31 01:19 PM

很受启发~自己还要继续学习
作者: Nemo    时间: 2022-7-1 08:54 AM
多谢楼主分享,受益匪浅!




欢迎光临 药群论坛 (http://yaoqu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