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打算借助该战略找到可以提高研发组织活力的最关键因素,从而使更多的药物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提高新药推出的成功率。
同年,阿斯利康对2005~2010年期间进行的142项研究发现和药物开发项目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对象都未成功进入Ⅲ期临床,全部都是在临床前研究到Ⅱ期临床试验结束就终止了研究计划。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这些项目结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而归类出项目试验成功和失败的特点都有哪些。由于项目成功通过概念验证(Ⅱ期)而在Ⅲ期失败的总数量太小,故未对这类项目的结果进行分析。
目前收集到的约占阿斯利康失败的142个项目80%以上的数据显示,这些停滞不前的项目95%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94项止步于分析研究阶段,33项在临床试验前结束,61项临床试验中结束,其余项目仍在评价分析中。
通过对阿斯利康项目与整个制药行业基准成功率的比较(图1)发现:阿斯利康临床前项目成功率高于整个制药行业基准,阿斯利康的成功率是66%,行业平均为63%;Ⅰ期项目成功率更是明显高出一截,阿斯利康的成功率是59%,行业平均值为48%,但Ⅱ期项目成功率显著偏低,阿斯利康的成功率是15%,但行业平均值是29%。因此,虽然阿斯利康有更多的项目进入Ⅰ期开发,但很少的项目能进入到Ⅱ期。直接结果就是,阿斯利康在2005~2010年期间候选药物上市的成功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仅有2%的药物成功上市,远低于行业平均值的6%。
在遭遇失败的项目中,不可接受的安全性是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占所有终止项目的一半以上(图2)。大多数失败是在临床试验前(主要是GLP毒理学测试),安全性问题终止项目占所有临床前终止项目的82%(其中,2/3的项目成功地完成了临床前测试进入临床试验)。
Ⅰ期项目中,安全性也是导致该阶段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占62%。安全性在Ⅱa期和Ⅱb期导致项目失败的比重有所下降,分别为35%和12%(图2)。总体而言,Ⅱ期项目中因安全性导致的失败占30%,明显高于行业整体水平(行业Ⅱ期项目中因安全性失败的比例2008~2010年为19%,2011~2012年为22%)。
大多数的临床前安全性终止项目主要归因于特定的器官毒性。心血管毒性是最常见的原因,导致项目终止比例为17%,其次是肝毒性14%,肾毒性8%和中枢神经系统(CNS)毒性7%。而肌肉骨骼毒性导致项目失败的占比也很高为12%,主要是由于这些研究集中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另外,一些项目由于基因毒性(占10%)随后也放弃了进一步研究的计划。总而言之,安全性研究失败是导致项目终止的主要原因。
在临床前测试中,因安全性失败的项目75%与化合物靶点药理学特点不相关,如由于“脱靶”或该化合物其它属性(除靶点药理学以外的因素)引起了药物与治疗无关的毒性的产生。相比之下,在临床阶段,靶点相关的安全性终止项目的比重大幅上升,占因安全性原因导致项目终止的近一半,达到48%,往往是由于有效剂量和安全性结果之间的预测偏差,意味着药品达到患者可以获益的剂量之前,就产生了不可接受的安全风险。
此外,临床前安全性较差的项目在临床阶段更可能因安全性问题遭遇失败,而临床前安全性较好的项目在临床研究阶段因安全性失败的比例会明显降低。然而,应当注意,临床前安全性信号不足以预测项目后期阶段开发的成功概率。
导致项目终止的第二大原因就是药品对目标疾病缺乏疗效。IIa期超过一半的项目(57%)和IIb期88%的项目都是由于缺乏疗效而失败的。就整个Ⅱ期的失败率而言,65%的项目失败的原因都是疗效不显著,而阿斯利康的这一数据也明显高于行业整体水平,2008~2010年为51%,2011~2012年为59%。项目没有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原因是复杂的,如疾病靶点不明确,无验证的模型,因化合物特性或者未建立组织对药物暴露剂量的耐受模型而导致用药剂量的限制,或者选择的适应症与临床前研究不符合,药物前期研究不充分等。
原文标题/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fate of AstraZeneca's drug pipeline:a five-dimensional framework
欢迎光临 药群论坛 (http://yaoqu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