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标题: 关于日本药典有关物质的计算 [打印本页]

作者: tbzh    时间: 2014-8-14 11:18 AM
标题: 关于日本药典有关物质的计算
在日本药典里碰到了好几个有关物质的计算,都是乘响应因子,如头孢哌酮:Use the peak areas of the related substances I and II after multiplying by their relative response factor, 0.90 and 0.75, respectively。在中国药典和EP中都是乘校正因子,而日本药典却是乘响因子,为什么?不太明白,困扰了我好久。请各位大侠指点。是日本药典响应因子计算方法与我们说的不一样吗?还是别的原因。

作者: donglianglyf    时间: 2014-8-14 02:33 PM
楼主可以参照此文了解下校正因子和相对相应因子的区别: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b11a601017411.html
作者: keychen    时间: 2014-8-14 06:11 PM
参照楼上的文章,结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31页校正因子公式以及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计算的描述(描述中明确提到了“乘以”字样),我认为在有关物质计算中,应用上述校正因子公式时,我们要将公式中的内标物Cs理解为有关物质中的主成分,事实上,我们也是以主成分来定量计算杂质的,符合内标物的一般定义。那么,校正因子用“乘”就合理了,也跟楼上文章中的定义一致。举个药典应用这个系数(没有用校正因子的词,是因为标准描述中没有用这个词),中国药典2010年版P227尼莫地平有关物质杂质I的描述:“杂质I峰面积乘以1.78”,我理解此处即为校正因子。
根据上述论述,那么我认为中国药典的校正因子与EP的correction factors以及USP的 relative response factor(包括楼主的JP)定义应该是一致的,都是用“乘”的关系。至少,目前能看到的标准中,没有用除的关系。
PS. 个人认为correction factors是相对的,而response factor是绝对的,加了relative,才是相对。。
谬见,请指正
作者: tbzh    时间: 2014-8-15 01:19 PM
各位大侠,我能理解USP和EP及中国药典有表述,就对日本药的表述还是很凝惑,如上文:multiplying by their relative response factor, 0.90 and 0.75,这里写的是乘以相对响应因子0.90和0.75,本人觉得按USP34就是除以相对响应因子即1/F,按EP7.5应是乘以相对校正因了,按中国药典一般也是乘。问了些同事,有人说可能日文翻译时翻译错了,不过我又再看了一下其它品种,如法罗培南钠中表述,在JP16英文版中也是同样表述,还请各位解凝
作者: tbzh    时间: 2014-8-15 01:29 PM
donglianglyf,能否留个联系方式,好请教,如QQ什么的,本人QQ为12323138,
作者: keychen    时间: 2014-8-15 03:53 PM
你确认USP34的校正因子是用除的?
作者: keychen    时间: 2014-8-15 03:58 PM
我看错了,确实大部分都是除的,也有表述不太一样用乘的,抱歉




欢迎光临 药群论坛 (http://yaoqu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