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标题:
蘑菇看医药第5期-研发项目选择成功重在沟通
[打印本页]
作者:
蘑菇1982
时间:
2015-10-25 04:06 PM
标题:
蘑菇看医药第5期-研发项目选择成功重在沟通
自己对这一块的经验很少,对研发项目引进、复核,自己结合以前的一点经验简单聊聊
看研发流程就那些内容,是不是写的很简单?不行从网上下一个,现在网络也发达。网上那些模板多数都是理想化、模式化的东西,真正实用的东西得自己边接触边总结,模板看看就行了,现实中做项目有那么顺利么?申报资料提交的都是成型的东西,那些不成型的东西和前期的研究那是很宝贵的东西,做资料和做研发还真不是一个套路。做研发项目,经验和高学历、大量的背景知识都非常重要,还有学习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什么是随机应变?学以致用啊!时间和效率也是必须有的。
为什么对于做同样一件陌生的事情,有些人觉得简单有些人觉得难?
因为有些人完全对这个事情不了解,看到的理解的都是表面层次的东西,所以感觉简单。当理解了一小部分,知道有些东西不单是字面上那点东西啦,想的多一点就拿不准了,这时候才会觉得难。
所以中试放大质量研究都接触过了,你还觉得简单么?哪些环节在实验室中不予考虑但在车间合放大容易出问题?出了问题怎么补救,这时候你网上那些模板还套的上么?这时候就要看随机应变和转化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和实用工具才是我们要的。模板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公司研发明显和市场脱节、生产脱节,研发人员天天就关心那点试验的东西,当然我这里没别的意思,把技术做专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觉得研发人员不要天天就守着实验室一亩三分地,企业多给研发创造接地气的东西,车间、市场部通起来才对,要不你开发的工艺能用么?你项目筛选出来的东西能挣钱么?做质量研究的也尽量多看看制剂合成工艺的东西,否则有些共性问题解决不了,你认为合成存在问题,我认为是分析水平差,等你给我定标准呢、定方法呢,要不我没法继续做啦,分析是指挥棒啊!
我复核了一个项目就遇到这种情况,合成人员努力做很多次,终产品收率就上不去,而中间体用液相检测纯度非常高,把合成人员折磨坏了。后来,分析部用滴定的方法测定中间体,发现纯度其实并不高。如果分析部一味的就液相分析方法本身来考虑,而没有结合到几次合成的情况分析,问题就不容易找到。这时分析人员和合成人员综合素质就体现出来了,沟通才能解决问题。双方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自己的问题,项目永远解决不了,技多不压身,了解多,思路也开阔啊!而且人家合成人员也愿意和你交谈,你说也说不明白、听也听不明白,像审犯人似的,人家就不愿意接受你了,甚至你问多了人家就不耐烦了,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不是啥问题都不用经过大脑就出来问的,问不好人家觉得你是故意找碴。大家不光是给老板打工,团队意识和主人公的意识 也很重要啊!
没事瞎琢磨,想啥就写啥了,废话太多,希望大家多给我提意见和建议吧!
作者:
ruichao2005
时间:
2015-10-25 05:58 PM
总结得不错!!!!!!
作者:
yhw007
时间:
2015-10-27 04:58 PM
说得非常好!
作者:
shandow
时间:
2015-10-28 10:41 AM
说得好,前个公司有个总监,不懂装懂,说话又冲,人烦狗厌啊。
作者:
johndhy
时间:
2016-2-18 01:28 PM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作者:
三日一省
时间:
2016-7-14 11:04 AM
我既管研发也管质量,楼主所说的也就是我常常遭遇到的
作者:
ganxingjie
时间:
2016-11-24 10:01 AM
谢谢楼主 !!!学习学习!!
作者:
yuyusd
时间:
2016-12-6 07:05 PM
感谢楼主的分享,切身体会啊
作者:
ganxingjie
时间:
2016-12-24 10:10 AM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joysun611
时间:
2021-8-26 01:44 PM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作者:
luyuebing
时间:
2022-3-21 10:05 AM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欢迎光临 药群论坛 (http://yaoqu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