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实验室分析人员在面对精确度、重现性、重复性这些定义的时候都会犯迷糊,到底重复性、重现性该如何区分?今天以后就没理由再傻傻分不清楚了,请看下面小编帮你理顺的吧:
, B1 m% `" i% {) m$ A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接近的程度。
* ~. w, X6 P/ I( d4 @精密度的表示方法
8 y+ y' a4 A7 f a) N
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对同一供试液进行至少五次以上的测定;精密度一般用相对标准偏差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表示: RSD= 标准偏差/平均值 * 100 %
精密度报告的数据应包括平均值、可信限及相对标准偏差。
一般在一天之内进行的精密度考察称为日内精密度 (inter-day variability) ;在三天之内进行的精密度考察称为日间精密度 (intra-day variability) 。
有时为了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还需设计进行中间精密度试验,变动因素包括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和不同设备。
# D. f6 r1 r( r7 a# ]* I B& D
重复性: 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所选用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时,检测结果的精密程度(可以用3个不同浓度的溶液,每个浓度制备3份,或是用100%的浓度溶液不少于6个的结果进行评价)。
) _) p; r8 Y. z/ q9 X' r. [, ]
重现性: 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针对同一样品检测时,所选用的方法的精密程度(可用同一个样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6 I) Q0 ]7 g- n3 |5 a
简言之就是:
重复性:同一个人,同一台仪器,在一定时间内的样品精密程度
重现性:不同实验室,或不同操作人员,或不同仪器上的精密程度。
) S: U1 X$ ?9 @' }1 r网友疑问解答:
; G0 c' _# a$ o6 s4 a0 w 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狭义来说,同一实验室,相同或不同的人,用不同的仪器做的结果也可以说是重现性。重现性差有很多原因。比如柱子性能的不同。就算是同一型号柱子也会有差别。还有和流动相配制的溶剂、水有关。还有和仪器本身的性能,比如说死体积不同,不同厂家的检测器的检测限不同等多方面原因。还有可能是操作有关,比如外标分析时用的自动进样小瓶装样过多,导致进样量有偏差。
如果重复性差的话,要想好很多的可能性,挨个排除,主要和泵有关,还有就是进样量,还有就是系统没有平衡好,还有可能是流动相不均匀,没过滤好,还可能是有气泡,再就是柱效差,或是方法不合适导致的峰型不好,还有可能就是样品检测线性不好。排除以上可能就是你仪器的性能不好了。
8 p; |* K$ s. R- ^问题:
1、我做液相色谱平行样的时候,从来没出现过两次类似的情况,出峰位置基本都在误差允许范围,主要是峰面积相差巨大,而且都是第一次进样那时候峰面积最大,第二次就会明显变小,然后后面几次进样一直也都蛮小,而且互相之间也有蛮大的差距,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会是仪器自身不稳定?进样瓶会不会对主成分存在吸附呢?有没有可能是主成分稳定性不好呢?
9 N8 O9 B; P- m- r) Q2、用得是5ml容量瓶,应该不会吸附,测的是苯胺类化合物,半挥发性,可是再换一种流动相的时候,第一次进样峰面积并不小,再进样峰面积变小,然后再换一个流动相,第一次进样峰面积又不会变小,怎么回事?
1 @+ r: @; N$ I
建议:
' ]6 s4 e/ _; N) t8 x
其他条件都一样的话,应该是样品的量在溶解,或者流动相随着时间在变化,试试将样品衍生化再进样。应该是你的主成分挥发或是分解的原因。如果流动相放的时间太长致使组成轻微变化,或者机器工作时间长升温了,都会使RT变化的,想想你的过程,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三次进样明显有吸收值变化的问题,但是出峰时间相差不大,这个也可能是因为你的样品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的三者间的转化或样品的挥发。
另外要考虑样品是不是现配现做的,还是配了一个样品连续做三次,剩下的放在冰箱里,如果是这样的话 有可能是浓度变小了。可以用另外一台仪器试下,如果重现性好的话,可排除这种状况。
/ M& p7 e, A! F$ U5 n! s. L+ I9 j/ L9 n; s$ M O/ ~( t/ u; w
9 B5 W) ]; I7 y( X% e